[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加热的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0381.3 | 申请日: | 201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锐霖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垫 供电设备 无线充电 无线加热 线圈环绕 充电 充电器 电磁加热装置 磁信号转换 非物理连接 无线充电器 家居用品 接触不良 嵌入安装 电池槽 海绵垫 下表面 线圈套 拔插 加热 电源 美观 环绕 | ||
一种无线加热的床垫,属于家居用品领域。是由无线充电板、电磁加热装置与无线充电器组成的。所述的床垫上具有线圈、海绵垫、电池槽、线圈套等结构,下部安装有线圈环绕管,内部环绕有线圈,线圈环绕管嵌入安装在床垫下表面处。当充电器充电时,无线充电板在接收信号后可将接收的磁信号转换为电能。当需加热时,该床垫不会直接连接电源,避免了因频繁拔插充电而接触不良,另一方面,在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床垫与供电设备非物理连接,从而提升美观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加热的床垫,具体地说是采用了特殊结构的床垫,安装上可无线充电的装置,属于家居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在寒冷的天气睡觉的时候,总是希望床垫能产生一定的热量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而目前存在各种电热毯,都是电热丝直接连接床外的电源,插头连接处容易引发火灾,触电等危险。且电源连接存在诸多不便,如电源连接线过短则无法够到插头,过长则存在许多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方便舒适的无线电加热床垫。
无线充电板,通常分为电磁感应式、谐振式和无线电波式三类。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板是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所以在床垫不直接连接电源时,仍能持续充电。因这种充电方式方便快捷,尽管常应用在手机、汽车充电等方面,但在智能家居的应用上面较为少见,更缺少应用在床垫上的案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加热的床垫。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线加热的床垫,是由无线充电板、电磁加热装置与无线充电器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垫上具有线圈、海绵垫、电池槽和线圈套结构,所述的线圈在结构上又分为大线圈和小线圈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的上部为凹型结构,在所述的床垫的下部的上表面,间隔分布着所述加热沟,在所述加热沟里有排状所述线圈套,所述线圈套的上表面与所述加热板齐平,所述线圈套内,装有所述小线圈,在所述加热板内开有所述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开口向上,所述电池槽下端安装有电池接口,电池可嵌入到所述电池槽内,在所述无线充电板有线圈环绕管,所述大线圈绕所述环绕管环绕。
所述的无线充电器由注塑的方式制成,外部为硬黑色塑料,内部装有优选的金属线圈。
所述的无线充电板大线圈储存在所述的线圈环绕管中。
所述的线圈由铜箔制成,由双面双导铜箔胶带固定。
所述的电池槽由铝制成。
所述的线圈套由不锈钢制成,外表面设有圆角。
所述的海绵垫由优选定型棉制成,海绵垫两侧厚于中部。
所述的加热沟由不锈钢制成,与上表面连接处设有圆角。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在床垫使用时,将无线充电板安装在床垫的下方处。当需加热时,该床垫不会直接连接电源,避免了因频繁拔插充电而接触不良;当电力不足时,由于在加热板安装有电池,可将电力临时通过电池持续供电,待恢复供电后再由无线充电板另行充电,大线圈接收到信号后可直接传送电力到小线圈磁力生热,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在普通床垫需要电线连接产品,容易出现电线打结这种让人使用不舒服的缺陷,而该床垫使用时,由于无线连接,可以在不移动产品时将充电板移动,从而提升美观实用性;另一方面,在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床垫与供电设备非物理连接,从而提升美观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I-I处的剖面图,图3为图 1中II-II处的剖面图,图4为图1中III-III处的剖面图,图5为床垫上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绵垫,2、加热板,3、无线充电板,4、充电器发射端上表面, 5、充电器发射端下表面,201、加热沟,202、电池槽,203、线圈套,301、线圈环绕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锐霖,未经王锐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0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