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8846.1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明;缪志洪;施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爱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H01R13/52;H01R4/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连接器 连接稳定性 交通轨道 接头机构 螺纹结构 线束 电缆 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 紧密相连 连接壳体 依次设置 接头处 插针 底端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连接壳体和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线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高速增长,所经历的自然环境的多变性不断增加,对车体的安全性、车厢内的舒适性等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个车身内的电子部件的稳定性、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插拔方式连接,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包括收到列车在运行中震动的影响,该插拔连接口容易出现松动。而且目前使用在高速列车上的线缆越来越多的采用具有多根单根电线的多芯复合线缆,频繁的插拔容易导致线缆与连接端口出现松动。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轨道线束的接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连接壳体和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螺母和所述的第二螺母具有相匹配的外侧面;所述的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设置在第一螺母底端的内侧和第二螺母前端的外侧,或者设置在第一螺母底端的外侧和第二螺母前端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壳体包括前后相连的圆柱体和圆台体,所述的圆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螺母的高度,所述的第一螺母固定在圆柱体的前端面,在所述的圆柱体和所述的第二螺母上的对应位置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螺丝固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台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的第二螺母的端面到所连接的电缆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橡胶密封圈,所述的橡胶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螺母与连接壳体的接触面和所述的第二螺母与电缆的接触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螺母或第二螺母采用的是锌基合金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壳体采用的是耐高温大于℃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的接触插针采用的是铜镀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采用螺纹方式连接的轨道线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长时间震动或其它情况的影响,保持轨道线束连接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其抗震性能,同时在该接头连接器的两端还设置了密封圈,提供了线束的防水性,最终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接触插针,4-连接壳体,401-圆柱体,402-圆台体,5-螺丝固定位,6-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爱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爱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8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