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8287.4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管春光;张杰;晋文全;范秀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太平洋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仪 污水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固体悬浮物 污水处理 磁分离 流量计 生物处理系统 流量计安装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出水总磷 磁粉回收 磁粉投加 进水流量 进水条件 生物脱氮 有效控制 运营成本 自动检测 水泥 智能 出水管 进出水 进水管 添加量 有效碳 最优化 总磷 水体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部分、水泥分离部分、磁粉回收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流量计、TP检测仪和SS检测仪,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污水处理部分的药剂和磁粉投加装置;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污水处理部分的进水管处,所述TP检测仪和SS检测仪安装于所述水泥分离部分的出水管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检测进出水有关的进水流量、总磷的含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有效控制出水总磷含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为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创造最优化的进水条件,保留水体的有效碳源,减少生物脱氮工序的添加量,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预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污水预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有限资源,水的再生回用(即污水处理)成为了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对于及减少污染物总量、改善水环境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有的污水预处理絮凝沉淀净化工艺中,投加铝/铁盐混凝剂以及PAM絮凝剂,与水体中悬浮颗粒发生絮凝反应,形成较大的絮体污泥沉淀而实现泥水分离。在后续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需要合适碳氮磷营养比例,要求污水预处理絮凝沉淀净化工艺中适当除磷,并保留生物脱氮的有效碳源。然而现有的污水预处理絮凝沉淀净化设备,只是根据进水流量和浊度来确定混凝剂和絮凝剂的投加量,不能有效控制出水的总磷TP和固体悬浮物SS,且不能保留水体的有效碳源,生物脱单工序碳源的添加量大,运行成本高,生化系统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部分、水泥分离部分、磁粉回收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流量计、TP检测仪和SS检测仪,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污水处理部分的药剂和磁粉投加装置;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污水处理部分的进水管处,所述TP检测仪和SS检测仪安装于所述水泥分离部分的出水管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部分包括药剂和磁粉投加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混凝槽、磁混槽和助凝槽;所述药剂和磁粉投加装置包括用于向混凝槽中投加PAC混凝剂的第一加药泵、用于向磁混槽中投加磁粉的第二加药泵以及用于向助凝槽中投加PAM絮凝剂的第三加药泵,所述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和第三加药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凝槽、磁混槽和助凝槽内均设有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搅拌机。
优选的,所述水泥分离部分包括分离槽,所述分离槽内设有永磁转盘、磁泥收集器和穿过所述永磁转盘的旋转轴;所述永磁转盘为由多个间隔排列的磁盘串联而成,相邻磁盘之间形成磁过滤通道,所述永磁转盘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磁泥收集器设置有与磁盘、磁过滤通道外壳相贴合的齿状磁泥导出机构。
优选的,所述磁粉回收部分包括与所述磁泥收集器连接的磁泥回流泵和与所述磁泥回流泵连接的磁泥分离器,所述磁泥回流泵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磁泥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加药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磁分离污水预处理装置,通过自动检测进出水有关的进水流量、总磷的含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有效控制出水总磷含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使出水固体悬浮物含量≤50-70mg/L,为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创造最优化的进水条件,保留水体的有效碳源,减少生物脱氮工序的添加量,降低运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太平洋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太平洋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8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化净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水过滤器内腔用铁屑过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