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7072.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基建 |
主分类号: | C01B7/19 | 分类号: | C01B7/19;C01C3/02;C01D3/04;C25C3/08;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阴极炭块 氟化钠 废旧阴极炭块 处理系统 回收利用 氟气体 氰化钠 水浸 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 二次烘干 二次污染 固体物料 加热烘干 一次烘干 腐蚀剂 电极糊 给料机 碱反应 强酸性 氢氟酸 筛分机 酸反应 烘干 碱溶 酸溶 去除 回收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系统,其包括给料机、破碎机、碱反应釜、一次烘干机、筛分机、酸反应釜、二次烘干机。优点:通过碱溶浸可将废阴极炭块见水浸出的氟气体转化为氟化钠,经烘干后,氟化钠可进行回收利用;而废阴极炭块中固有的氟化钠以及氰化钠则可通过酸溶浸进行处理,得到的氢氟酸可作为强酸性腐蚀剂进行回收,而剩余的固体物料经加热烘干后可作为电极糊原料进行回收利用;经过上述过程可将废阴极炭块见水浸出的氟气体和废阴极炭块中固有的氟化钠、氰化钠彻底去除,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阴极炭块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017年国内电解铝产量3600万吨,每生产一吨电解铝会产生10Kg左右废阴极炭块,2017年会产生36万吨废阴极炭块。由于废阴极炭块含有固有氟化钠、氰化钠和部分见水浸出的氟气体,其中氰化物含量约为17.3mg/L、见水浸出的氟气体含量约为4000-11000mg/L,而国家排放标准(GB5085.1-2007)规定氟气体≤100mg/L、氰化物≤5mg/L;可见,废阴极炭块见水浸出的氟气体和废阴极炭块中固有的氰化钠排放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被定为危险废物,不允许任意堆放处理;且将废阴极炭块直接堆放废弃,造成了物料在利用率低。现有废阴极炭块的处理方法以火法无害化处理和浮选湿法回收为主,但是,目前各处置工艺在无害化处理电解铝废阴极炭块过程中普遍存在处理成本较高、二次污染严重、再生物利用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再生物利用率的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系统,其包括给料机、破碎机、碱反应釜、一次烘干机、筛分机、酸反应釜、二次烘干机,所述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皮带输送机与所述碱反应釜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碱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烘干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一次烘干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筛分机的筛上物出料口通过输送机与所述酸反应釜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酸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二次烘干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碱反应釜和所述酸反应釜的排气口均与废气净化塔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包括一级破碎机和二级破碎机,所述一级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皮带输送机与所述二级破碎机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破碎机和所述二级破碎机均为颚式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碱溶浸可将废阴极炭块见水浸出的氟气体转化为氟化钠,经烘干后,氟化钠可进行回收利用,而废阴极炭块中固有的氟化钠以及氰化钠则可通过酸溶浸进行处理,得到的氢氟酸可作为强酸性腐蚀剂进行回收,而剩余的固体物料经加热烘干后可作为电极糊原料进行回收利用;经过上述过程可将废阴极炭块见水浸出的氟气体和废阴极炭块中固有的氟化钠、氰化钠彻底去除,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和固体均可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再生物的利用率;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系统对废旧阴极炭块进行处理,每处理一吨可产生3000元的收益,以铝厂年产1万吨废阴极炭块为例,则废旧阴极炭块处理的年收益可达3000万元,收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给料机1、碱反应釜3、一次烘干机4、筛分机5、酸反应釜6、二次烘干机7、皮带输送机8、一级破碎机9、二级破碎机10、废气净化塔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基建,未经刘基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7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