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6605.3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宁;张才前;张春燕;林雪纯;励越;屠德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5/0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电池隔膜 筒状结构 保液率 浸渍槽 膜件 锂离子电池隔膜 本实用新型 金属筛网 翘板 摇床 浸渍 测试进程 处理方式 多次测量 开放结构 可靠结果 电解液 开口端 手提杆 卡环 腔体 测量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包括:置膜件、浸渍槽以及翘板摇床,置膜件包括用于放置电池隔膜的金属筛网,及固定在金属筛网一角的手提杆;浸渍槽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一端为开放结构,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浸渍所述置膜件的腔体,浸渍槽在开口端一侧固定有卡环;翘板摇床用于除去电池隔膜表面多余的电解液。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采用固定、稳定的处理方式,实现精确测量,避免了需多次测量才能得到可靠结果的弊端,加快测试进程,实现快捷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质量轻、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尤其在高能量和高功率领域备受关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锂电池生产中其成本占整个电池生产成本的25%~30%,近年为满足高科技产品需要,要求电池隔膜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膜的厚度薄、遮断电流性、保持电解液率高等优点。但目前大多电池隔膜保持电解液率性能测试依靠天平加烧杯方式手工测试,测试结果不够稳定,存在一定误差,需多次测量才能得到可靠结果,在上述背景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
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90168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吸液率的检测方法,该专利在隔膜吸液完成后采用两层滤纸与压重的方式除去隔膜表面多余浸润液,该方法不仅容易使隔膜受损,还会因为滤纸的吸附能力有限而导致隔膜表面浸润液去除不干净影响检测结果的弊端;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92618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锂离子电池隔膜吸液率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该专利托盘放置隔膜样品,避免隔膜受损,但其隔膜浸湿后未除去隔膜表面多余电解液,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本装置为精确、快捷测试电池隔膜保液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保液率测试装置包括置膜件、浸渍槽以及翘板摇床,其中:
所述置膜件,包括用于放置电池隔膜的金属筛网,及固定在金属筛网一角的手提杆,所述金属筛网为具有设定厚度的表面均布有筛孔的片状结构,所述手提杆上端设有弯折部;
所述浸渍槽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为开放结构,作为所述置膜件的浸渍入口,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浸渍所述置膜件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盛放有电解液,所述浸渍槽在开口端一侧固定有卡环,所述卡环沿开放结构外缘设置,所述卡环与所述置膜件的弯折部相互配合;
所述翘板摇床,用于安放浸渍后的置膜件,所述翘板摇床在工作状态下持续产生特定动作的摆动。
优选的,所述金属筛网为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所述金属筛网的设定厚度为0.24~0.50mm,所述金属筛网的筛孔孔径为0.125~0.180mm。
金属筛网的厚度设定使得置膜件整体重量在适宜范围内,便于置膜件的灵活操作,金属筛网筛孔孔径的设定不仅可避免体积较小的电池隔膜掉落,还可减少电池隔膜与金属筛网的接触面积,增加电解液的渗透面积,加快电池隔膜的浸渍速度。
优选的,所述手提杆的高度为20~35cm。
优选的,所述翘板摇床的特定动作为:翘板摆动速度为45~60rad/min,翘板摆幅为20~30mm,摆动时间为2.5~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6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垂直渗透仪
- 下一篇: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远程自动渗透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