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对地绝缘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5719.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郭丰明;郑捷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电路 中央处理模块 采集模块 电源模块 隔离模块 采集 电缆 测试电缆 测试端口 对地绝缘 监测系统 绝缘电阻 绝缘层 报警信息 电压产生 技术设备 接地端口 连接电缆 取样电压 人工操作 实时采集 停止运行 电阻 电源 隔离 测试 检测 维护 | ||
一种电缆对地绝缘监测系统,包括采集隔离模块,取样电路,电源模块,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采集隔离模块用于被测试电缆与取样电路的隔离,包括有连接被测试电缆芯的测试端口;取样电路产生取样电压,连接采集隔离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取样电路提供电源,包括有接地端口;采集模块采集取样电路的电压,提供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处理;测试端口连接电缆芯,当绝缘层电阻发生变化时,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到的电压产生变化,中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电压进行处理,绝缘电阻变化超出范围,发出报警信息,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与现有技术设备停止运行期间,通过人员摇表方式测试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相比,更加及时且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电缆对地绝缘实时自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的具有快捷、便利、准时、舒适、载客量大等优势,在城市交通领域迅速发展。为保障轨道交通的快捷、准时性,需要提高轨道交通设备的可靠性能,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的可能,或者及时发现设备的变异并预防处理。轨道交通设备的信号电缆对地绝缘电阻满足要求,是信号设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当前,信号电缆对地绝缘的测试,一般由设备维护人员在设备停用期间,采用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发现异常时给予处理。这种测试方法需要在设备停用期间进行,并且需要人工参与,不能在设备使用期间实时监测,不能及时发现信号电缆绝缘电阻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实时自动监测电缆绝缘电阻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时自动监测电缆对地绝缘电阻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对地绝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隔离模块,取样电路,电源模块,采集模块及中央处理模块;所述采集隔离模块用于被测试电缆与取样电路的隔离,包括有连接被测试电缆芯的测试端口;所述取样电路用于产生取样电压,连接采集隔离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取样电路提供电源,包括有一个连接大地的接地端口;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取样电路的电压,提供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自检隔离模块和自检控制模块;所述自检隔离模块用于被测试电缆与大地的隔离,连接到采集隔离模块的测试端口;所述自检控制模块与自检隔离模块相连接,包括一个连接大地的接地端口;自检控制模块由控处理模块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采样隔离模块由两个串联的高阻值隔离电阻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检隔离模块由两个串联的高阻值隔离电阻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检控制模块,包括光耦电路,光耦输出的一端连接自检隔离模块,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电缆绝缘监测系统的测试端口连接被测试电缆的电缆芯,当电缆的绝缘层电阻发生变化时,实时反应到取样电路的电压变化,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到的电压亦产生变化,中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电压进行处理,如电缆电阻变化超出范围,发出报警信息,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本系统与现有技术需在设备停止运行期间,通过人员摇表方式测试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相比,更加及时且无需人工操作。此外,本系统具有自我诊断并判断好的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缆对地绝缘监测系统,包括采集隔离模块,取样电路,电源模块,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5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