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容量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4828.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康慧;康焰;尹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2 | 分类号: | A61M1/32;A61M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端 容量调节系统 出液导管 进液导管 本实用新型 出液口 种体 器官 泵输入口 病变组织 容量状态 逐渐变小 出液孔 进液口 可调整 泵输 侧壁 弧面 体外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体外容量调节系统,包括进液导管、出液导管和泵,所述进液导管前端连接泵输入口,所述出液导管后端连接泵输出口,进液导管后端开有进液口,出液导管前端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插入端B,所述插入端B前端为弧面,插入端B前端外径由后至前逐渐变小,所述插入端B侧壁开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容量调节系统,可调整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容量状态,维持病变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容量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出现危重病情的患者,常常有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器官的病变如果严重,可能影响到其他器官的血流,导致灌注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如心功能不全所致肾功能损害,即心肾综合症;当某些器官因其他器官发生病变而供血不足,不能维持自身功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时,需要依靠临床干预。通过调整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容量状态,可以维持器官功能,避免疾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体外容量调节系统,可调整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容量状态,维持病变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体外容量调节系统,包括进液导管、出液导管和泵,所述进液导管前端连接泵输入口,所述出液导管后端连接泵输出口,进液导管后端开有进液口,出液导管前端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插入端B,所述插入端B前端为弧面,插入端B前端外径由后至前逐渐变小,所述插入端B侧壁开有出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孔有多个,所述插入端B前端开有导丝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连接插入端A,插入端A为双腔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开有进液孔A,所述外管后端面开有进液孔B。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孔A有一个或多个,进液孔A分布在内管后端面和/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孔B有多个,所述外管侧壁也开有进液孔B。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两端面均为弧面,外管两端外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所述外管后端开有导丝孔。
进一步的,所述泵与出液口之间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泵与出液口之间有氧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泵与出液口之间有预留口。
体外容量调节系统的设计目的,是相对于全身的大循环,建立一个小血流循环,达到以下目标:
1、改善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供障碍;
2、将局部病变器官的血流循环隔离,避免对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如肢体的局部感染,或下肢挤压综合征所致肌红蛋白入血;
3、保证病变部位的血管通畅,并保持组织器官活力,如肢体离断伤时离断的肢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液导管连接动脉或者静脉,出液导管与之相对的连接静脉或者动脉,进液导管和出液导管与动静脉连通后,形成局部血流小循环,通过泵调整局部血流量,调整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容量状态;
2、插入端A的双腔设计,可减小导管对血管壁的吸附,插入端A后端为弧面,由前至后外径逐渐减小,利于置入人体;
3、插入端B前端为弧面,由后至前外径逐渐减小,可减小对血管内血流的影响,也便于置入人体,进液孔在侧壁,可以让导管内血流从导管的侧面通过,以便进行灌注;
4、插入端A后端和插入端B前端设置导丝孔,便于置入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4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固定带
- 下一篇:心包填塞抽血回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