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内科肺活量增压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3927.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解影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兰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管 肺活量 本实用新型 增压 锻炼装置 呼吸内科 出气口 供氧管 连通管 悬浮球 氧气机 连通 训练效果 出气量 浮动球 进气管 进气嘴 吸氧管 增压器 端头 悬浮 浮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增压锻炼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进气嘴通过进气管连接到箱体,在箱体的内部设有多根出气管,在出气管的内部设有浮动球,在出气管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管与箱体通过出气口连通,多根出气管的顶部通过连通管连通,最右侧出气管通过连通管连接到增压器,在箱体的左侧设有氧气机,氧气机连接供氧管,供氧管的端头设有吸氧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肺活量训练范围较大,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增压训练,且该装置解决了病人在训练肺活量时,后边出气量少,悬浮球不能悬浮,或悬浮球浮动福较小,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肺活量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增压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根据调查显示,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以后,较容易发生多种肺部健康的疾病, 例如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并且由于肺部手术或喉部手术亦可能造成肺活量降低,现有的医 疗器械没有专门针对病人肺部训练的医疗器械,游泳可以锻炼病人的肺活量,但这种方式 受限于场地因素。现有装置的肺活量训练范围较小,不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增压训练,且现有的便携式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出气管的直径一致,由于肺活量的大小不同,后部的出气管进入的气体较少,由于出气管的直径一致,造成后部的悬浮球在出气量较少的情况下,悬浮球不能悬浮或悬浮球浮动福较小,造成肺活量的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肺活量的训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增压锻炼装置,肺活量训练范围较大,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增压训练,且该装置解决了病人在训练肺活量时,后边出气量少,悬浮球不能悬浮,或悬浮球浮动福较小,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进气管、进气嘴、出气口、出气管、浮动球、连通管、增压器、氧气机、供氧管、吸氧管,进气嘴通过进气管连接到箱体,在箱体的内部设有多根出气管,在出气管的内部设有浮动球,在出气管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管与箱体通过出气口连通,多根出气管的顶部通过连通管连通,最右侧出气管通过连通管连接到增压器,在箱体的左侧设有氧气机,氧气机连接供氧管,供氧管的端头设有吸氧管。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为从下往上单向出口。
优选的,所述增压器包括增压活塞、增压管、推杆、限位槽、限位块,在增压管内设有活塞,活塞设置在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延伸到增压管的外侧,在增压管的外侧一端设有手柄,在推杆的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增压管的下端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在连通管的右端外壁上设有公螺纹,在增压管的上部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公螺纹,连通管与增压管通过螺纹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增压管的下端设有滑槽,限位块设有在滑槽的上部,限位块的底部设有滑块,限位块通过滑块在滑槽内自由滑动。
优选的,限位块插在限位槽内固定推杆。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直径大小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浮动球的直径大小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浮动球的直径与出气管的直径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肺活量训练范围较大,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增压训练,且该装置解决了病人在训练肺活量时,后边出气量少,悬浮球不能悬浮,或悬浮球浮动福较小,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装置病人通过吹嘴将气体吹入箱体内,使活塞球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肺部锻炼的作用,该装置根据需要,调节增压器的增压量,给出气管增压,肺活量训练范围较大,且该装置的出气管直径大小从左向右依次递减,使后部出气管的悬浮球浮动范围加大,解决了病人在训练肺活量时,后边出气量少,悬浮球不能悬浮,或悬浮球浮动福较小,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兰,未经李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3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儿童感官气流训练器
- 下一篇:智能健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