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浇筑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3730.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张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管套架 插杆 软板 腰环 混凝土浇筑 支撑连杆 伸缩杆 支撑架 流体流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 使用者腰部 单人操作 环形侧壁 建筑工具 可调连接 内部固定 水平设置 上开孔 压板压 圆环形 底端 搅匀 伸入 竖向 套在 压板 大腿 挤压 双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支撑架,属于建筑工具领域,包括圆环形的浇筑管套架和腰环,两者通过中间的伸缩杆可调连接;浇筑管套架水平设置,其环形内部固定有调节软板,环形侧壁上开孔,孔内水平插有插杆;插杆伸入浇筑管套架环形内部的一端与调节软板固定;伸缩杆的底部竖向设有支撑连杆,支撑连杆底端向腰环方向弯曲,弯曲的端部设压板。使用时腰环套在使用者腰部,压板压在使用者的大腿上,浇筑管插入浇筑管套架内,使用者推动插杆带动调节软板挤压浇筑管,改变浇筑管横截面积,实现流体流量控制,灵活性好;浇筑管固定在使用者身上,使用者能腾出双手进行搅匀等其他操作,实现单人操作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管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建筑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制成预定形体。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常通过泵和浇筑管等设备将流体状的混凝土浇筑到建筑模板内,浇筑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时刻握着浇筑管在建筑模板上移动,其余人员用锹或耙等工具将混凝土搅均匀,需要多人配合方能进行施工,单人无法操作。
此外,施工人员不能控制浇筑管内混凝土的流量,增加了工程难度,不利于操作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管支撑架,解决现有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时刻握着浇筑管在建筑模板上移动、其余人员用锹或耙等工具将混凝土搅均匀、需要多人配合方能进行施工、单人无法操作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人员不能控制浇筑管内混凝土的流量、增加了工程难度、不利于操作施工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浇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的浇筑管套架和腰环,两者通过中间的伸缩杆可调连接;所述浇筑管套架水平设置,其环形内部固定有调节软板,环形侧壁上开孔,孔内水平插有插杆;所述插杆伸入浇筑管套架环形内部的一端与调节软板固定,带动调节软板挤压浇筑管,改变浇筑管横截面积,实现流体流量控制;所述伸缩杆的底部竖向设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底端向腰环方向弯曲,弯曲的端部设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软板设于浇筑管套架的环形中心处,为条形橡胶构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浇筑管套架内壁固定端部通过螺钉与浇筑管套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与调节软板的中心位置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为圆盘形平面板,或向腰环方向弯曲的曲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浇筑管套架、插杆、伸缩杆、压板和支撑连杆均为硬质PVC塑料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腰环为一个环形的弹性皮带或两根粘贴性尼龙带,连接部位通过螺钉与伸缩杆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杆的长度满足当压板压在使用者的大腿上时,伸缩杆和浇筑管套架为水平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浇筑管支撑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可以将腰环套在使用者的腰部,并且将压板平压在使用者的大腿上,然后将混凝土浇筑管插入浇筑管套架内,将浇筑管固定在使用者身上,然后手握插杆推动调节软板压缩混凝土浇筑管,改变混凝土浇筑管的直径,从而调整混凝土浇筑管内混凝土水泥的流量,灵活性好;
2、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浇筑管支撑架可以将混凝土浇筑管固定在身体上,可腾出混凝土工的双手搅匀混凝土,单人便可操作,而且能够方便地控制浇筑管内混凝土的流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3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