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3569.5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罗会平;王一博;王鹏;周兵;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支撑 基坑工程 方形钢板 接头结构 内衬墙 圆管 本实用新型 焊接 钢筋 连接接头 预埋钢板 止水钢板 中间空隙 地下墙 节点处 地墙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包括钢支撑(1)、内衬墙(2)及地连墙(3)、第一方形钢板(4)、第二方形钢板(6)、方形止水钢板(5)和钢圆管(8),所述钢圆管(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形钢板(4)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方形钢板(6)焊接,内衬墙(2)钢筋设置于所述钢圆管(8)中间空隙。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避免了钢支撑与设置于地连墙上的地墙预埋钢板直接连接,解决了基坑工程中钢支撑留撑节点处内衬墙钢筋无法穿过的问题,可广泛用于基坑工程中钢支撑留撑时与地下墙连接接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过地下空间发开强度的逐渐增大,大型基坑工程也逐渐增多。目前钢支撑由于其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等特征而在地铁、民建等基坑围护方面被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是Φ609和Φ800这两种型号的钢圆管撑。
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保证内衬墙回筑阶段的基坑安全,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经常需要对一道或多道钢支撑进行留撑处理。现有深基坑工程中,采用的钢支撑留撑节点多采用钢套筒的型式,一般采用钢支撑端头直接抵在与地下连续墙焊接的钢垫板上的方式进行支撑,内衬墙施工时在留撑节点处钢筋无法穿过,造成留撑节点处普遍出现侧墙开裂和渗水,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给后期处理带来极大挑战。
一般需在结构完成后补设抗裂钢筋和堵漏,施工困难、费用也较高,且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能解决内衬墙施工时在留撑节点处钢筋无法穿过的问题,并具有止水性能的钢支撑留撑节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钢圆管的一端与第一方形钢板焊接,另一端与第二方形钢板焊接,且钢圆管穿过方形止水钢板与其焊接,形成钢支撑的留撑接头,第二方形钢板与地墙预埋钢板焊接,钢支撑支撑在第一方形钢板的正中心。该结构的钢支撑避免了与设置于地连墙上的地墙预埋钢板直接连接,解决了基坑工程中钢支撑留撑节点处内衬墙钢筋无法穿过的问题,可广泛用于基坑工程中钢支撑留撑时与地下墙连接接头的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钢支撑留撑接头结构,包括钢支撑、内衬墙及地连墙,所述内衬墙与地连墙紧贴设置,包括第一方形钢板、第二方形钢板、方形止水钢板和钢圆管;
所述钢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形钢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方形钢板焊接,所述的第一方形钢板和所述第二方形钢板外侧边缘的距离与所述内衬墙的厚度相同,且所述钢圆管穿过所述方形止水钢板并与其焊接以形成钢支撑的留撑接头;
所述钢支撑与所述第一方形钢板连接,以避免所述钢支撑与地墙预埋钢板直接连接,内衬墙钢筋设置于所述钢圆管中间空隙,用于实现所述内衬墙中的钢筋在所述钢支撑留撑节点处穿过留撑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横排钢圆管之间以及竖排钢圆管之间可设多根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止水钢板与钢圆管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方形钢板与所述地墙预埋钢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圆管为均匀分布的排列方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撑为Φ609或Φ800型号钢圆管撑。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支撑设于所述的第一方形钢板的正中心。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3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