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3416.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9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646200 四川省泸州市合***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板 方形孔 绑带 底板 脚底按摩装置 中西医结合 绑腿 按摩装置 活动设置 按摩珠 弧形面 绑杆 护腿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圆弧面连接 底板顶部 焊接固定 粘接固定 绑腿架 杆中间 连接板 连接槽 圆弧面 顶丝 外端 小腿 压板 圆槽 转轴 走动 按摩 站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包括底板,按摩珠,导板A,导板B,连接板,顶丝,方形孔B,绑腿架,绑带鼻,绑带和连接槽;所述底板顶部设置为弧形面,且弧形面中间通过开设圆槽粘接固定设置有多组按摩珠;所述底板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导板A;所述绑腿块一侧开设有方形孔B,且导板B穿过方形孔B活动设置于绑腿块中护腿块外端设置为圆弧面,圆弧面连接杆中间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绑杆,通过护腿块的设置,绑带穿过绑杆可以将按摩装置的顶部固定在小腿处,可以整体站立于按摩装置顶部进行按摩,并可以进行走动,作为趾压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脚底按摩是对脚底进行按摩的一种方式,对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概念,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脚底按摩约在四千年前起源于中国,是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和同样是传统医学的“针灸”属于相同原理的治疗方法,在经过几个世界的传播之后,传入西方,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验加以改造,通过增加辅助工具器械,科学的进行按摩,常用的脚底按摩装置由一个框架通过横向设置轴穿过滚珠组成,靠脚的摩擦带动滚珠的运动对脚底各部位进行按摩。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常用的按摩装置需要坐在床边或椅子上使用,将脚底放置于按摩装置表面进行按摩,此时由于座椅承担身体的重量,脚部重量较轻,需要脚部用力踩下才能达到按摩的作用,这样的方法也会使按摩的效果减低,达不到最佳效果,并且这种按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便走动或调整,进行趾压板式按摩。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用的按摩装置需要坐在床边或椅子上使用,将脚底放置于按摩装置表面进行按摩,此时由于座椅承担身体的重量,脚部重量较轻,需要脚部用力踩下才能达到按摩的作用,这样的方法也会使按摩的效果减低,达不到最佳效果,并且这种按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便走动或调整,进行趾压板式按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中西医结合脚底按摩装置,包括底板,按摩珠,导板A,导板B,连接板,导板C,方形孔A,插块,护腿块,绑杆,斜方槽,绑腿块,顶丝,方形孔B,绑腿架,绑带鼻,绑带和连接槽;所述底板顶部设置为弧形面,且弧形面中间通过开设圆槽粘接固定设置有多组按摩珠;所述底板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导板A;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方形孔A,且导板A穿过方形孔A活动设置于连接板中;所述连接板顶部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导板C;所述护腿块一侧开设有斜方槽,且导板C穿过斜方槽活动设置于护腿块中;所述绑腿块一侧开设有方形孔B,且导板B穿过方形孔B活动设置于绑腿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设置导板C的一侧外端一体式设置有两组插块;所述绑腿块开口处两端中间开设有连接槽,且插块可卡置固定于连接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板C外侧面设置为磨砂面;所述绑腿块靠近方形孔B的一侧外部通过开设螺孔贯穿方形孔B活动设置有顶丝;所述绑腿块可通过拧紧顶丝固定于导板C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绑腿块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绑腿块内侧通过焊接短杆固定设置有绑腿架,且绑腿架内侧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多组绑带鼻;所述绑带穿过绑带鼻活动设置于绑腿块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护腿块外端设置为圆弧面,且圆弧面连接杆中间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导板C外侧面设置为磨砂面;绑腿块靠近方形孔B的一侧外部通过开设螺孔贯穿方形孔B活动设置有顶丝;绑腿块可通过拧紧顶丝固定于导板C外侧,通过顶丝的设置,可以任意调整绑腿块的高度,适应于对不同脚面高度的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未经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3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