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WIFI网络的“一拖多”式植物光合作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2682.1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郁万文;蔡金峰;曹福亮;汪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终端 主机 植物光合作用 本实用新型 监测系统 一拖多 光照 太阳能供电 锂离子电池 传感模块 额外充电 上网功能 实时传递 实时信息 无线连接 主机连接 储电 树种 移动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网络的“一拖多”式植物光合作用监测系统,包括一个具有WIFI上网功能的主机、多个叶室、放置在每个叶室中的综合传感终端、光照传感终端、WIFI路由器,综合传感终端与光照传感终端通过WIFI路由器与主机连接,向主机实时传递数据。通过无线连接,主机能获得各个叶室的实时信息,并且各个叶室具备太阳能供电和锂离子电池储电方案,可以随意移动传感模块,不需额外充电。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个叶室同时测定,以及同一个树种多个重复测定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合作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IFI网络的植物光合作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光合作用监测,是指测试植物在自然或者人工光照下,测试光合作用速度和总量,或者研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和光照等对光合作用速度、总量的影响。目前市面上有现有的光合作用测试仪,如LI-6400系列,仅提供一个小型封闭叶室,将植物的叶片放入其中,来进行叶片周围密封环境的气体成分变化,以及各种温湿度参数等,以计算净光合速度。
但是目前成品仪器均为“一机一屏幕一结果”,只能对多个样本、多个重复进行顺序测定,使试验测定的时间过长,造成第一样品或重复与最后一个样品或重复间的测定间隔时间太长,致使测定时周围的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湿度等)发生很大变化,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差;另外,无法对同一实验室中若干个测量点进行数据汇总,也无法进行无人干预情况下持续测量,给复杂的试验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WIFI网络的“一拖多”式植物光合作用监测系统,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WIFI网络的“一拖多”式植物光合作用监测系统,包括一个具有WIFI上网功能的主机、多个叶室、放置在每个叶室中的综合传感终端、光照传感终端、WIFI路由器,综合传感终端与光照传感终端通过WIFI路由器与主机连接,向主机实时传递数据;
所述综合传感终端包括电源模块I、与电源模块I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模数转换器I、CPU处理模块I、WIFI模块I,所述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模数转换器I的不同模拟量端口,模数转换器I的数字输出端口连接至CPU处理模块I的I/O端口,所述WIFI模块I也连接到CPU处理模块I的I/O端口。CPU将模数转换器的多路数据打包后通过WIFI模块、WIFI路由器传递给主机,由主机进行汇总分析计算。
所述光照传感终端包括电源模块II、与电源模块II相连的光照传感器、模数转换器II、CPU处理模块II、WIFI模块II,所述光照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I的不同模拟量端口,模数转换器II的数字输出端口连接至CPU处理模块II的I/O端口,所述WIFI模块II也连接到CPU处理模块II的I/O端口。CPU将模数转换器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WIFI路由器传递给主机,由主机进行汇总分析计算。由于实验室的光照是均匀的,故不为每个叶室配备光照传感器,节约成本和计算资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模块I或II包括一个锂离子、一个太阳能充电模块、一个多路可调压的DC-DC升压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池并联太阳能充电模块,连接到DC-DC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输出端作为本模块的对外端口。在光照条件下,本模块能自我进行充电,不需外界提供电力。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器I或II为一个四路模数转换芯片及其最小周边电路组成,能够容纳三路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人造光源模块,所述人造光源模块包括一个WIFI控制开关和通过其与电源相连的大功率LED模块,所述开关通过WIFI路由器连接主机。主机通过WIFI路由器向WIFI控制开关发送命令,可控制人造光源模块发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大功率LED模块中LED为波长为450-460nm的蓝光LED,此波长处于植物吸收率较高的一个区段,且为LED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2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