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0999.1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华;黄志辉;许栋汉;张剑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1/06;B65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垃圾分类回收 回收单元 本实用新型 定位框架 固定支柱 容纳袋 定位挂钩 方便操作 垃圾 上端 挂孔 棚体 开口 体内 相通 容纳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包括棚体以及设置于棚体内的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回收单元,回收单元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容纳腔,回收单元的顶部设有与容纳腔相通的开口,容纳腔内设置有容纳袋;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上端设有固定支柱,容纳袋设有与固定支柱定位挂钩的挂孔。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方便操作人员对回收垃圾进行处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提倡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节约资源,又可以大大地减小环境污染。现有的垃圾回收装置回收垃圾时需要将内置的垃圾容器取出再进行倒放,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方便操作人员对回收垃圾进行处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包括棚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棚体内的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回收单元,所述回收单元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容纳腔,所述回收单元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开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上端设有固定支柱,所述容纳袋设有与所述固定支柱定位挂钩的挂孔。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袋底端设置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设置有滑动轮。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回收单元的侧面设置有取出所述容纳袋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进出门,所述进出门的下端与所述回收单元铰接。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容纳袋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回收单元呈前后两排布局排列。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棚体一侧的用于暂存垃圾的暂存柜。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容纳腔的内侧设有紫外消毒灯。
上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所述棚体设有监控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容纳袋,装盛用户投放的回收垃圾,工作人员回收垃圾时,仅需取出容纳袋进行回收,即可一次性回收回收单元内用户投放的垃圾,通过设置固定支柱与挂孔之间的挂钩配合,使容纳袋固定于容纳腔内,避免由于用户垃圾的投放而使容纳袋掉落无法装盛垃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棚体,2-回收单元,3-容纳腔,4-容纳袋,5-定位框架,6-固定支柱,7-挂孔,8-滑动轮,9-进出门,10-暂存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