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0710.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利;陈海岳;冀丽;李成业;郭少虎;邵红;刘省勇;张士朋;谢小明;彭涛;偶建磊;赵登山;郭振武;孙新峰;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3/028 | 分类号: | G21C13/0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漏 盖板 乏燃料水池 核电厂 百万千瓦级 堵漏装置 密封圈条 裂口位置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本实用新型 向内凹陷 隔离框 配重块 外边缘 有压力 堵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包括堵漏机构,堵漏机构包括堵漏盖板和若干密封圈条,堵漏盖板向内凹陷形成有堵漏腔,各密封圈条均固定安装于堵漏盖板的外边缘,且各密封圈条和隔离框位于堵漏盖板的同一侧。堵漏盖板的堵漏腔可封堵住乏燃料水池池底的小型裂口位置,由于设置若干配重块,如此便加重了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堵漏装置的重量,使得堵漏盖板的内外侧之间形成有压力差,如此便可保证其在乏燃料水池池底工作时能够更为牢固地封设在池底的小型裂口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乏燃料是指经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核燃料中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大量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员的健康。因此经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乏燃料需要在乏燃料水池中存放数十年,直至其放射性降低至可以进行后续对乏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时。随着国内核电站的不断增多,以及核电站的持续运营,目前国内大多数核电站的乏燃料水池格架已经满容,现有的容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核电站内部乏燃料存储的需求,因此乏燃料水池必须通过改造扩大乏燃料水池贮存容量,保证核电站内的正常生产。
在进行乏燃料水池扩容操作时,首先需要先将乏燃料水池内部的旧格架拆除,在进行旧格架拆除前需要先将旧格架内部的乏燃料运输至外部存储,但是旧格架内部的乏燃料的放射性普遍没有降低至可以运输及进行后续乏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所需的放射值,因此给乏燃料的运输和存储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乏燃料清空后,需要对旧格架进行拆除,旧格架的拆除在国内外为首次进行,旧格架由于长期用于储存乏燃料,且浸泡于具有放射性的水池的内部,因此旧格架上带有大量的放射性,且由于长期的浸泡格架上有较多的破损和锈蚀,工作人员不能够直接对旧格架靠近和触碰,工作人员也不能够进入到乏池内部协助和观察吊装旧格架的操作。而在乏燃料水池内进行新旧格架替换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格架或其他装置吊装不稳而砸落于水池底部的现象,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水池底部出现局部开裂,产生小型裂口,造成放射性水液外泄。因此就有必要针对上述现象研发一种堵漏装置,使其能够对水池内的开裂处进行临时堵漏,以防止水池内的放射性水液外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池底出现小型裂口而造成放射性水液外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堵漏装置,包括堵漏机构,所述堵漏机构包括堵漏盖板和若干密封圈条,所述堵漏盖板向内凹陷形成有堵漏腔,各所述密封圈条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堵漏盖板的外边缘并由内至外逐序环套设置,所述堵漏盖板上还设有若干配重块,各所述配重块均以所述堵漏盖板的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堵漏盖板上设置有隔离框,所述堵漏腔位于所述隔离框所围设形成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框的四个角部均向其外侧凸起延伸形成有两条隔离边条,八条所述隔离边条均与内层的所述密封圈条相接以将所述密封圈条和所述隔离框之间的区域分隔为八个独立的隔离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堵漏机构还包括四个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隔离框的四个角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框的四个所述角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所述支撑座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分别插设固定于四个所述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堵漏腔内设置有分隔框,所述分隔框固定安装于所述堵漏腔的顶部,且所述分隔框的四个角部均向其外侧凸起延伸形成有两条分隔边条,八条所述分隔边条均与所述堵漏腔的侧壁相接以将所述堵漏腔外边缘和所述分隔框之间的区域分隔为八个独立的分隔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