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0124.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2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乔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花斌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441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 食指 保护功能 中指 防滑 本实用新型 手套本体 打滑 小指 高尔夫运动 使用者挥杆 运动装备 挥杆 握杆 相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涉及运动装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使用者在挥杆时打滑。该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的食指和中指且不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之间的指底相交。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尔夫运动中,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
背景技术
在高尔夫球运动中,为改善握把效果,稳定握把,球手通常会戴上手套击球,通常右手型选手戴在左手上,左手型选手戴在右手上的手套,而女球手一般左右手都戴。
在高尔夫运动中,主要有三种握杆方法,分别为:叠指握杆法、交叉握杆法和棒球握杆法;其中叠指握杆法和交叉握杆法是使用最多的握杆方式,也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握杆方式。由于叠指握杆法要求右手小指放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右手球员),交叉握杆法要求右手小指与左手食指交叉(右手球员),初学者在学习时难以持续维持标准的握杆动作。错误的握杆方式在挥杆时容易打滑,不仅影响学习进度,也会导致初学者的手腕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挥杆时打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A、B、C)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的食指和中指且不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之间的指底相交。
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条状结构且宽度不小于1cm。
如果连接部过窄,则小指难以穿过食指和中指之间,会影响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背部,所述手背部上设有便于手部进出的贯穿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固定部。
设置开口有助于使用者方便的佩戴手套,固定部可以在使用者佩戴好手套后将开口固定住,避免手套松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所述手背部包括内侧部和外侧部,所述内侧部由具有弹性的莱卡面料制成,所述外侧部位于所述内侧部外侧,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侧部上。
内侧部与使用者的手背部分贴合,具有较大的弹力,增加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外侧部上设置固定部,用于固定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还包括手掌部,所述手掌部由多块耐磨部拼接而成,相邻两块所述耐磨部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
由于手掌部与球杆直接接触,需要有较高的防滑、耐磨能力,因此在手掌部设置多个耐磨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耐磨部表面设有M区,所述M区由具有较大摩擦力的皮革或橡胶遮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内表面也设有所述耐磨部。
通过在手指内表面设置耐磨部,可以增强手指与球杆接触部分的摩擦力,进而稳固握杆,避免打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腕部分具有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花斌,未经乔花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0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手套
- 下一篇:三层复合功能羊毛面料及其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