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格架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7760.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朋;陈政文;蒲江;李俊;张文利;刘省勇;罗文广;谢小明;李琪;袁亮;肖伟;秦强;陈士强;陈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7 | 分类号: | G21C19/07;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架 支座组件 乏燃料水池 调整平台 支腿组件 支架 核电厂 底板 百万千瓦级 第一法兰 调整装置 连接杆 杆组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本实用新型 辅助冷却水 螺栓 可安装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辅助冷却水领域,公开了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格架调整装置,包括若干格架与若干格架底板,在该格架底板底部安装有支腿组件,此外,该装置还包括一调整平台,各调整平台包括两对支座组件和支架,该支架一端的一对支座组件通过第一杆组相连,该第一杆组包括一端安装有第一法兰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和若干第一螺栓;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两个支座组件相连。该调整平台可安装于上述支腿组件下方,且用于调节上述支腿组件高度以适配乏燃料水池池底的高度,这样,通过在支架一端的一对支座组件上设置第一法兰,实现对一对支座组件的之间间距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大小格架的需求,减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辅助冷却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格架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乏燃料是指经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核燃料中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大量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员的健康。因此经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乏燃料需要在乏燃料水池中存放数十年,直至其放射性降低至可以进行后续对乏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时。随着国内核电站的不断增多,以及核电站的持续运营,导致目前国内大多数核电站的乏燃料水池格架已经满容。现有的容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核电站内部乏燃料存储的需求,因此乏燃料水池必须通过改造扩大乏燃料水池贮存容量,保证核电站内的正常生产。
在改造乏燃料水池贮存容量时,需要清空乏燃料,乏燃料清空后,需要对旧格架进行拆除,旧格架的拆除在国内外为首次进行,旧格架由于长期用于储存乏燃料,且浸泡于具有放射性的水池的内部,会对水池池底造成相应的腐蚀,从而造成池底的凹凸不平,这样,当新格架放入乏燃料水中时会产生倾斜而不稳固,为后续放置新格架带来不便。
然而,由于现有的格架调整装置调整格架功能单一,即一种格架调整装置只能只能调整一种格架,然而针对其他类型大小的格架,仍然需要不同大小的格架调整装置来调整,导致调整不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格架底部调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格架调整装置功能单一引起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格架调整装置,包括:
格架底板,
格架,设于所述格架底板上,且由若干格架单元组成,各所述格架单元用于存放核燃料;
若干支腿组件,安装于所述格架底板底部、用于支撑所述格架底板;以及
若干调整平台,分别支撑各所述支腿组件,用于调节相应所述支腿组件对应位置高度以适配乏燃料水池的池底高度,各所述调整平台包括两对分别支撑各所述支腿组件的支座组件和连接两对所述支座组件的支架,所述支架一端的一对所述支座组件通过第一杆组相连,所述第一杆组包括一端安装有第一法兰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法兰的若干第一螺栓;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两个所述支座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支腿组件的第一支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底面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底座上配合开设有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内螺纹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座组件还包括锁定所述第一螺杆伸入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中深度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中开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7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