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接抬移滑面的穿越滑坡段隧道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989.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白国权;杨泽龙;李志厚;雷华;曹阳;谭兴松;白宏达;王安民;王少飞;陈俊武;杨丽若;胡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边坡 本实用新型 注浆加固 组合结构 钢花管 挡墙 地表坡面 滑坡体 滑坡 回填 滑面 工程技术领域 穿越 处理方式 垂直设置 范围减小 外侧设置 地面线 滑移面 回填体 穿出 反压 外挡 穿过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接抬移滑面的穿越滑坡段隧道组合结构,属于工程技术领域。该隧道组合结构包括隧道,还包括设于隧道两侧的边坡外侧挡墙和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有多根,均沿原地表坡面垂直设置,向下穿过原推测滑移面,且穿出的部分长度大于1.5m;还包括设在原地表坡面、回填地面线、隧道和边坡外侧挡墙之间的回填体。本实用新型结构按“外挡、内固、上填,间接抬移滑面”思路,通过在滑坡段边坡外侧设置挡墙、内侧设置注浆加固钢花管、隧道上部反压回填的处理方式,间接向上抬移滑坡体的滑面至隧顶影响范围外,将滑坡体范围减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安全、经济、实用,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接抬移滑面的穿越滑坡段隧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岭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等条件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各类地质灾害,滑坡是其中常见的一类。
滑坡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大的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滑坡增加了各种工程建设的难度,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活动有可能加剧或促成滑坡的发生和发展。在山岭地区修建公路、铁路等工程时,常遇线路穿越滑坡的情况;或已运营公路、铁路的边坡在遇地震等自然因素后发生垮塌形成滑坡段;为保证路线通过滑坡,一般需开展滑坡工程治理,但当滑坡规模大时,可采取绕避的方式,或者设置隧道穿越。当采用隧道穿越滑坡时,隧道两端洞口及埋深较浅的段落多位于滑坡体或滑坡影响范围内。
传统的滑坡治理对于挖方路基段常采用抗滑桩、锚索等措施;当采用隧道穿越滑坡段时常采用的措施为:削减滑坡体、设置抗滑支护结构后实施隧道工程,且隧道结构的支护参数一般都很强。同时,按前述,不论是采用挖方路基还是实施隧道,施工过程均较繁琐,难度较大,施工安全风险高。
能否针对上述情况,确定一种简洁、安全、经济、实用的穿越滑坡的隧道结构,是一个值得思考、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间接抬移滑面的穿越滑坡段隧道组合结构,按“外挡、内固、上填,间接抬移滑面”思路,通过在滑坡段边坡外侧设置挡墙、内侧设置注浆加固钢花管、隧道上部反压回填的处理方式,间接向上抬移滑坡体的滑面,将滑坡体范围减小;以形成一个“挡墙~注浆加固钢花管~隧道”的组合结构。与传统的滑坡处治、边坡防护的工法和措施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安全、经济、实用,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接抬移滑面的穿越滑坡段隧道组合结构,包括隧道,还包括设于隧道两侧的边坡外侧挡墙和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
所述的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有多根,均沿原地表坡面垂直设置,向下穿过原推测滑移面,且穿出的部分长度大于1.5m;
还包括设在原地表坡面、回填地面线、隧道和边坡外侧挡墙之间的回填体;
其中,回填地面线至少高于隧道顶部3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边坡外侧挡墙包括上部墙体、承台和钢管桩,所述的上部墙体设于承台上,且与承台固定相连;所述的钢管桩有多根,固定设于承台下,且与承台相垂直;
进一步,优选的是,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从隧道外3.5m处开始布设。
进一步,优选的是,边坡内侧注浆加固钢花管设置不少于8排,间距不大于1.0m。
进一步,优选的是,边坡外侧挡墙的承台底面在原推测滑移面下方。
进一步,优选的是,边坡外侧挡墙设在原推测滑移面的平缓位置处,所述的平缓位置坡度不大于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
- 下一篇:超前导洞组合式TBM及掘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