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米蛾卵计量和撒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541.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烨;朱文雅;李唐;杨静;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G06M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蛾卵 计量器主体 撒布器 量取 撒布 挡板 撒布装置 计量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顶盖 可拆卸连接 可滑动游标 工作效率 均匀设置 农业昆虫 主体顶部 插片式 管外壁 精准度 可旋转 透明管 底盖 管壁 卡接 出口 饲养 封闭 环节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昆虫饲养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米蛾卵无法精准量取,且无法均匀撒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米蛾卵计量和撒布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计量器主体和撒布器主体,计量器主体顶部为米蛾卵进口,计量器主体为透明管,管壁设置刻度,管外壁设置可滑动游标,管底部设置插片式挡板,挡板底部设置米蛾卵出口,出口卡接撒布器主体;所述撒布器主体顶部设置可拆卸顶盖,底部一半封闭,一半均匀设置若干撒卵孔,撒卵孔处连接可旋转底盖。不仅可以实现相同数量米蛾卵的多次快速量取,还有助于控制米蛾卵在撒布过程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简化了米蛾卵的量取及撒布环节,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及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蛾卵计量和撒布装置。
背景技术
赤眼蜂是防治农林类害虫重要的卵寄生性天敌,而米蛾卵是其室内繁育的优良中间寄主。在赤眼蜂相关的研究、生产及应用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到米蛾卵的量取及撒布环节。如在接种米蛾时,为了保证其较高的繁殖倍数,需要将人工饲料与米蛾卵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在制备卵卡时,为了保证其最佳的寄生效率,对卡纸上米蛾卵的数量及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要求。现有操作中未见严格意义上的米蛾卵计量及撒布装置,操作者往往需要通过对卵的反复量取及往复节律性的抖动播撒,从而实现米蛾卵的等量均匀分布。这个过程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难以控制卵的播撒量,严重影响生产工作效率及试验研究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对米蛾卵无法精确量取,且无法均匀撒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米蛾卵计量和撒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米蛾卵计量和撒布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计量器主体和撒布器主体,所述计量器主体顶部为米蛾卵进口,计量器主体为透明管,管壁设置刻度,管外壁设置可滑动游标,管底部设置插片式挡板,挡板底部设置米蛾卵出口,出口卡接撒布器;所述撒布器主体顶部设置可拆卸顶盖,底部一半封闭,一半均匀设置若干撒卵孔,撒卵孔处连接可旋转底盖。
所述计量器主体底部内壁一侧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接槽,另一侧设置抽插式挡板,挡板靠卡接槽侧的端部竖向设置限位柱,挡板远离卡接槽侧伸出计量器主体外部且端部安装手柄。所述计量器主体内径为1~1.2mm、高为8~10cm,计量器顶部的米蛾卵进口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进口,底部为下宽上窄的漏斗形出口,出口内壁设置内螺纹。
所述米蛾卵撒布器主体为透明圆柱体,内径为4~6cm、高为4~6cm、撒卵孔直径为2~2.5mm,撒布器顶部外侧设置与计量器底部出口内壁内螺纹配套的外螺纹,撒布器顶部与顶盖螺纹连接。
使用时,计量器与撒布器可以配套使用,也可以分开独立使用。计量器主体呈细长型管状结构,上端为漏斗形开口,便于米蛾卵的注入及倒出,管壁上增设刻度,每一刻度代表固定数量的米蛾卵数量,便于对米蛾卵的计量,管外壁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游标,利于快速准确获得所需的卵量,同时也方便于前后相同卵量的计量。
撒布器主体呈圆柱形结构,顶部为可拆卸盖,便于米蛾卵的注入及倒出,底部圆形区域一半设计为均匀分布的小圆孔结构,其上覆盖有可旋转的半开口圆盘,用以控制米蛾卵的撒布。
计量器底部与撒布器顶部螺纹连接,也可以卡扣卡接为一体,二者需要一体使用时,撒布器顶部的顶盖拆除,计量器底部挡板伸入计量器内将计量器底部封堵,量取到所需要的米蛾卵量后,挡板从计量器内部抽出,由于挡板端部设置有限位柱,使得挡板并不能完全抽出计量器内,卵由出口进入撒布器中,然后旋开撒布器底部的底盖,米蛾卵即可完成均匀撒播。计量器也可以和撒布器分开独立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相同数量米蛾卵的多次快速量取,还有助于控制米蛾卵在撒布过程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简化了米蛾卵的量取及撒布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操作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黄粉虫养殖装置架
- 下一篇:饲养黑水虻的废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