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922.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殷卫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管 消防玻璃球 壁厚检测 传送部件 传送轮 检测 检测装置 收集部件 移送部件 所述壁 支架 传送 本实用新型 壁厚检测仪 对位操作 隔开设置 生产装置 检测仪 工位 适配 轴向 柱状 电机 平行 驱动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玻璃球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壁厚检测仪、玻管传送部件和用于放置玻管的支架,所述玻管传送部件用于将所述支架上的玻管传送至所述壁厚检测仪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移送部件和收集部件,所述移送部件用于将经所述壁厚检测仪检测完毕的玻管移送至所述收集部件上,所述玻管传送部件包括柱状的传送轮和驱动所述传送轮回转的第一电机,所述传送轮的外缘上隔开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传送轮的轴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凹槽宽度与所述玻管直接相适配。本申请的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也减少了人工进行对位操作,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玻璃球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玻璃球,是消防自动喷水头中的核心部件,其是热敏感元件,在玻璃球体内充有不同膨胀系数的液体,在火灾时,玻璃球内的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球体破碎,使管路内的水流喷出,从而达到自动喷水灭火的目的。
消防玻璃球的碎裂温度,取决于玻璃球内的液体配方以及玻璃球体的结构强度,而其结构强度又与其壁厚密切相关,所以,在目前的消防玻璃球制造中,需要对消防玻璃球的壁厚进行严格的把控。
目前的消防玻璃球制造中,玻璃球的获取,是将长段的玻璃管进行切割,得到若干与玻璃球尺寸相当的玻璃管节段,然后再将这些节段进行烧结等加工,得到消防玻璃球,在对长段玻璃管进行切割前,需要先对玻璃管的壁厚进行检测,目前通常的检测方式是:人工逐根的将玻璃管放置在激光检测仪的检测平台,放置到位后,通过激光检测仪检测玻璃管的壁厚,这样的方式,不仅检索效率低,而且,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较大,检测精度并不高。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玻璃管壁厚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消防玻璃球生产过程中,玻璃管壁厚检测存在效率低和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玻璃管壁厚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壁厚检测仪、玻管传送部件和用于放置玻管的支架,所述玻管传送部件用于将所述支架上的玻管传送至所述壁厚检测仪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移送部件和收集部件,所述移送部件用于将经所述壁厚检测仪检测完毕的玻管移送至所述收集部件上,所述玻管传送部件包括柱状的传送轮和驱动所述传送轮回转的第一电机,所述传送轮的外缘上隔开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传送轮的轴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凹槽宽度与所述玻管直接相适配。
本申请的消防玻璃球玻管壁厚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检测玻管放置在支架上,传送轮转动时,将玻管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由第一凹槽将玻管移送至壁厚检测仪的检测工位,在经壁厚检测仪检测后,由移送部件移送到收集部件上,本申请的移送部件为机械臂,采用本申请的检测装置,由于是通过传送轮将玻管传送至检测工位,使得各玻管被传送的位置能够可靠的保持一致,进而降低了工人操作是带来的人为影响误差,所以,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工进行对位操作,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移送部件为两个。采用两个移送部件,一方面是提高移送效率,另一方面,当其中一个损坏或者需要更换时,另一个还可以作为备用,确保本申请检测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两个,并且隔开设置,所述支架上端为敞开状,在所述传送轮径向的方向上,所述支架与所述传送轮之间的位置相配合,使所述传送轮回转时,所述支架上的玻管逐渐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经所述支架敞开状的上端后,脱离所述支架。如此设置,一方面是使第一凹槽与玻管的中部位置相对应,确保第一凹槽传送卡持玻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时,传送轮转动时,玻管逐根嵌入第一凹槽,一方面是进一步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