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704.X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裴杰;郭宪;包鹏甲;褚敏;梁春年;丁学智;王宏博;吴晓云;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软管 单向阀 上层腔 中间盖 顶盖 下层腔 橡胶球 螺扣 瓶体 取样 分隔 本实用新型 细菌培养瓶 螺扣连接 管孔 细菌 瓶颈 液体培养基 依次连接 缠绕 穿过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中间盖、顶盖、软管、单向阀Ⅰ、橡胶球和单向阀Ⅱ,瓶体的瓶颈上带有螺扣,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和下层腔均具有螺扣,隔板上设有管孔,顶盖上也具有螺扣;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的下层腔与瓶体的瓶颈通过螺扣连接;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的上层腔与顶盖通过螺扣连接;软管穿过隔板的管孔,并与隔板相固定,软管的一个末端伸向瓶底,另一末端伸向瓶外,并依次连接单向阀、橡胶球和另一个单向阀,末端以软管结束;隔板外侧的软管及经软管相连的单向阀Ⅰ、橡胶球和单向阀Ⅱ可缠绕放置于上层腔内。本实用新型在对液体培养基中细菌进行取样时,不易造成培养细菌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
背景技术
细菌培养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培养瓶是细菌培养的基本容器之一。在传统的培养方法中,当对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态进行时时监测,或者对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的状况进行测定时,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定时的从培养瓶中取样。在此操作中要将封闭的培养瓶口打开,取样结束后再灭菌瓶口并封闭,操作相对繁琐,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技术(CN201120389398、CN201120549621、CN201320591643和CN201720784088)都是在培养瓶的侧壁开设取样口,避免了打开瓶口所带来的繁琐操作和污染可能。
虽然侧壁开设取样口的方式避免了打开瓶口所带来的繁琐操作和污染可能,但是从取样口取样后同样面临着灭菌取样口的操作步骤和取样口的污染源风险。因此,这种培养瓶侧壁开口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面临的两方面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包括瓶体、中间盖、顶盖、软管、单向阀Ⅰ、橡胶球和单向阀Ⅱ,瓶体包括瓶身和瓶颈,瓶颈上带有螺扣,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和下层腔均具有螺扣,隔板上设有管孔,顶盖上也具有螺扣;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的下层腔与瓶体的瓶颈通过螺扣连接;中间盖被隔板分隔成的上层腔与顶盖通过螺扣连接;软管穿过隔板的管孔,并与隔板相固定,软管的一个末端伸向瓶底,另一末端伸向瓶外,并依次连接单向阀、橡胶球和另一个单向阀,末端以软管结束;隔板外侧的软管及经软管相连的单向阀Ⅰ、橡胶球和单向阀Ⅱ可缠绕放置于上层腔内。
优选地,所述瓶颈上设有外螺纹,下层腔内侧壁设有相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上层腔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盖的内壁设有相配的内螺纹。
为克服在液体培养基培养过程中取样带来的灭菌操作繁琐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该实用新型在取样的过程中不必打开培养瓶盖和其他开口,只需要作用于橡胶球的压力和其产生的负压的交替作用,便可以对培养基进行取样。单向阀的引入也使溶液不会因倒吸而造成培养基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对液体培养基中细菌进行取样时,不易造成培养细菌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菌培养瓶的整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宫颈癌检测用细胞培养皿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三角瓶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