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3683.X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姚昌盛;马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张佳妮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化 网眼布 支架 幼虫化蛹 本实用新型 幼虫 底座 边框 携带运输 幼虫附着 固定孔 插杆 插孔 化蛹 网眼 下口 种蝶 伸展 组装 翅膀 尖锐 受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包括底座、支柱和多个羽化网,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支柱插入的固定孔,所述羽化网由两根插杆以及连接于两根插杆之间的网眼布组成,所述支柱上设有多个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本实用新型的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各部分均分开设置,易于携带运输,组装简单。在支架上设置几层环形的网眼布,可供蝶蛾类幼虫在上面化蛹及羽化,羽化后伸展身体时不会碰到尖锐的边框等物体,翅膀不会受损。网眼布有较大的网眼,可供蝶蛾类幼虫附着在上面结茧。在环形网眼布下口与支架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隙,便于蝶蛾类幼虫可以从空隙中往上爬,提高上面几层网眼布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
背景技术
在蝶蛾类幼虫化蛹时,需要提供化蛹空间。目前用的多的一般是方格式的化蛹空间,空间利用率高。但是对于实验室饲养蝶蛾类昆虫而言,还需要研究化蝶/蛾后的生长状态,因此不能伤到其翅膀,而方格式的化蛹空间狭窄,蝶蛾类幼虫羽化时,伸展翅膀容易碰到边框,导致翅膀损伤,影响观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有效防止蝶蛾类幼虫羽化时翅膀受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包括底座、支柱和多个羽化网,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支柱插入的固定孔,所述羽化网由两根插杆以及连接于两根插杆之间的网眼布组成,所述支柱上设有多个供插杆插入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设有螺纹内丝,支柱底部设有对应的螺纹外丝。
优选的,所述连接于两根插杆之间的网眼布形状为扇环形,圆心角为120°,支柱上设有若干层插孔,每层设有六个插孔,能插入三个羽化网,三个羽化网组合成360°的完整环形。环形下口与支架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隙,以便蝶蛾类幼虫可以从空隙中往上爬。
优选的,所述插孔倾斜向下设置,与支柱的中轴夹角小于等于45°。
优选的,所述网眼布的网眼尺寸为2-7mm*2-7mm。
本实用新型的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各部分均分开设置,易于携带运输,组装简单。在支架上设置几层环形的网眼布,可供蝶蛾类幼虫在上面化蛹及羽化,羽化后伸展身体时不会碰到尖锐的边框等物体,翅膀不会受损。网眼布有较大的网眼,可供蝶蛾类幼虫附着在上面结茧。在环形网眼布下口与支架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隙,便于蝶蛾类幼虫可以从空隙中往上爬,提高上面几层网眼布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柱与底座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羽化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孔在支柱内分布的示意图,为便于表达,该图中未示出插孔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上述附图1-5给出了本蝶蛾类幼虫化蛹羽化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其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3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混合养殖的饲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持昆虫病原线虫悬浮状态的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