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3455.2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4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喜;唐纯远;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主体 内端子 外端子 块侧 新型电源连接器 后盖 块状外壳 槽设置 空间结构 半封闭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 电源连接器 金属 端子金属 整体空间 大电流 端子块 可传输 块结构 壁沿 叠合 外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源连接器领域,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包括主固定主体、内端子块、内后盖、外端子块、外后盖。固定主体为半封闭箱体结构。内导凸设置在固定主体壁内侧。外导凸设置在固定主体壁沿。内端子设置在内端子块中。内块状外壳呈L字型,由金属构成。内块侧槽设置内端子块两侧。外端子设置在外端子块中。外块状外壳呈L字型,由金属构成。外块侧槽设置外端子块两侧。内端子块插设在固定主体中时,内导凸可卡设在内块侧槽中,外端子块可插设在固定主体中且叠合内端子块外方,外导凸可卡设在外块侧槽中。有益效果:采用端子金属块结构来缩小产品整体空间,解决PCB空间结构有限的问题,使得产品可传输较大电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化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是重要的电器元件。随着目前PCB集成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但体积缩小电流传输能力也收到限制。所以如何同时满足设备体积和电流传输能力的要求成为业内研发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电源连接器,同时满足设备体积和电流传输能力的要求。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包括主固定主体、内端子块、内后盖、外端子块、外后盖。
固定主体包括内导凸和外导凸。
内端子块包括内端子、内块状外壳、内块侧槽。
外端子块包括外端子、外块状外壳、外块侧槽。
固定主体为半封闭箱体结构。
内导凸设置在固定主体壁内侧。
外导凸设置在固定主体壁沿。
内端子设置在内端子块中。
内块状外壳呈L字型,由金属构成。
内块侧槽设置内端子块两侧。
外端子设置在外端子块中。
外块状外壳呈L字型,由金属构成。
外块侧槽设置外端子块两侧。
所述内端子块插设进固定主体中过程中,内导凸插设在内块侧槽进行引导;内端子块完全插进固定主体中时,内导凸不插设在内块侧槽中;
所述外端子块插设进固定主体中过程中,外导凸插设在外块侧槽进行引导;外端子块完全插进固定主体中时,外导凸不插设在外块侧槽中,且固定主体中外端子块叠合在内端子块外方。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新型电源连接器包括内后盖、外后盖。
内后盖呈片状结构,其中部设置有内盖凸条;
外后盖呈片状结构,其中部设置有外盖凸条;
当内端子块完全插进固定主体中时,内盖凸条卡设在固定主体内导凸上,并封堵内端子块退出口;
当外端子块完全插进固定主体中时,外盖凸条卡设在固定主体外导凸上,并封堵外端子块退出口。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内端子块包括内固柱,其设置在内端子块上部。
外端子块包括外固柱,其设置在外端子块上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新型电源连接器通过优化结构,采用端子金属块结构来缩小产品整体空间,解决PCB空间结构有限的问题,使得产品可传输较大电流(6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3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压通电连接器的弹性件耐受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互调射频同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