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部矫形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1712.9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臧思红;朱念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坤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26621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踏板 支具 矫形 舒适度 贴合 足部 穿戴 技术方案要点 医疗保健设备 本实用新型 部分弯曲 固定装置 踏板边缘 脚踝 上端 后表面 紧固带 红疹 人足 腿部 变形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部矫形支具,属于医疗保健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踏板、固定在踏板边缘处的连接板以及设于在连接板上端的固定装置;所述连接板和踏板连接处向外突出能够和脚踝贴合;所述连接板在中间部分弯曲变形使连接板的上部分和腿部的后表面贴合;所述踏板的形状和人足部的形状大致相同;解决了普通支具穿戴麻烦,过多的紧固带容易使皮肤起红疹发痒,导致舒适度较差问题,达到了便于穿戴,提高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足部矫形支具。
背景技术
足部做完手术或者足部先天畸形都需要应用到足部矫形设备,保证做完手术后足部能够很好的恢复,不会在恢复的过程中足部发生变形;或者通过足部矫形设备对先天畸形的足部进行矫正,使足部能够在设备矫形的作用下恢复到正常状态。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24374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品领域的足下垂矫正托,包括足底托、设置于人体膝关节上方的第一固定带,所述足底托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将脚底放置与所述足底托上,然后根据要求矫正足部的位置,调节所述牵引带的长度,最后将所述牵引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状态,避免关节的畸形,使关节保持正常功能,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不再下垂,使用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
上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穿戴繁琐,不易取下,使得在传带过程中需要被人的帮忙,且过多的固定带,容易导致使用人员固定处的皮肤发生湿疹,影响使用者皮肤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设备使用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部矫形支具,具有穿戴简单,增强使用者舒适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足部矫形支具,包括踏板、固定在踏板边缘处的连接板以及设于在连接板上端的固定装置;
所述连接板和踏板连接处向外突出能够和脚踝贴合;
所述连接板在中间部分弯曲变形使连接板的上部分和腿部的后表面贴合;
所述踏板的形状和人足部的形状大致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常规的矫形支具都需要通过多个固定带将支具固定在足部以及腿部上,为了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固定带均比较紧,故出汗后,容易导致固定带处的皮肤起湿疹,影响使用的舒适度;
故将连接板在中间部分弯曲,使连接板弯曲转变一个方向,通过连接板的弯曲部分是连接板能够半缠绕在腿部上,只需要在连接板上端固定一个固定装置,即可使矫形支具固定在足部和腿部,穿戴简单,且和足部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踏板以及连接板和踏板连接处的凸起均使支具更好的贴合在足部和腿部上,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较佳的,所述连接板上端设有两个分板,两个分板和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分板的上端;
两个分板分板和腿部的两侧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两个分板分别和腿部的两侧贴合,配合半缠绕在腿部上的连接板,从三个方向将支具贴合在腿部上,然后通过固定在分板上端的固定装置将支具固定在腿部上,这样能够保证固定的稳定性,防止支具穿戴不稳。
较佳的,两个分板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形向远离腿部的方向凸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分板不是弧形的,在穿戴时,分板不能够很好的贴合在腿部上,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时,分板和腿部之间会存在空隙,影响支具穿戴上的稳定性,且空隙会影响穿戴时的舒适度。
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和分板插接的弧形垫,所述弧形垫的一端固定有紧固带,在远离腿部的弧形垫侧壁上固定有一条魔术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坤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坤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1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