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自限位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0546.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强;郭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莲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佐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3 | 代理人: | 王占愈 |
地址: | 46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斗 进液管 输液器 限位 滴斗腔 本实用新型 防水透气膜 管状芯柱 芯柱孔 延伸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自限位滴斗,包括滴斗本体、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滴斗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滴斗腔内;所述滴斗本体顶部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滴斗腔内且长度大于进液管的管状芯柱,芯柱孔固定有防水透气膜。所述输液器自限位滴斗结构更为简单,更易制作,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自限位滴斗。
背景技术
在输液时,当输液器滴斗内液面离进液口下端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液滴自然长度时,由于滴斗内液面干扰液滴的自然形成,破坏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使液滴变形、变小而过早下落,从而无法再根据输液滴数准确判断输液速度,因此,一般滴斗内液面调整在滴斗高度的1/2至1/3范围内。所以,在输液时,需要护士在输液开始时护士挤压滴斗,以控制滴斗内液面高度,不仅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不便,有时还会造成药液的浪费。公告号 为CN204033930U一种新型自动液位控制装置的滴斗,还存在结构相对不够简化,制造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更易制作,成本更低的输液器自限位滴斗。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器自限位滴斗,包括滴斗本体、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滴斗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滴斗腔内;所述滴斗本体顶部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滴斗腔内且长度大于进液管的管状芯柱,芯柱孔径向固定有防水透气膜。
所述防水透气膜通过设有通气孔的通气孔的封盖固定在芯柱上端部。
所述滴斗本体由包括滴斗瓶体和固定安装在滴斗瓶体上端部的滴斗盖组成,所述进液管和芯柱固定设置在滴斗盖上。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当药液流入滴斗时,滴斗内液面上升,同时将滴斗内的空气通过防水透气膜排出,当液面达到芯柱下端后,滴斗内的空气不能再从防水透气膜排出,继续滴液,滴斗内空气压力增大,压迫药液从芯柱处上升,但滴斗内液面不会上升;当芯柱内药液上升至防水透气膜后,防水透气膜湿润,药液不能流出防水透气膜外,滴斗内液面会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达到输液器滴斗内液面自动限位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器自限位滴斗在制作时,要合理设计芯柱及进液管在滴斗内的长度及二者之间的距离,使液面控制在合理位置和防止芯柱影响药液液滴的形成、滴落。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制作的输液器自限位滴斗,结构更简单,无需护士操作,液面限位精准,节约药液,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轴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器自限位滴斗,包括滴斗本体、进液管1,所述滴斗本体由包括滴斗瓶体2和固定安装在滴斗瓶体2上端部的滴斗盖3组成,所述进液管1固定设置在滴斗盖上,并延伸至滴斗腔内;所述滴斗盖3上还设置有延伸至滴斗腔内且长度大于进液管1的管状芯柱4,芯柱4上端部固定有防水透气膜5覆盖芯柱孔,防水透气膜5通过与芯柱4固定连接的设有通气孔的封盖6固定,所述芯柱上端部的孔口向上。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芯柱的上端部孔口朝向侧方,减少粉尘落在防水透气膜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莲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莲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0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的内科输液架
- 下一篇:医用儿童输液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