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形图像处理的组合式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9025.3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F16M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组件 活动组件 支撑组件 金属条 图形图像处理 本实用新型 多角度调节 组合式 框体 显示器 尺寸大于金属 显示器背部 支撑件表面 垂直连接 方便操作 杠杆原理 关键部位 环绕连接 衔接过程 衔接头 再利用 支撑件 穿孔 底座 平行 屏幕 延伸 移动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组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形图像处理的组合式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组件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显示器组件由于结构复杂,关键部位一旦失效,影响调节效果的技术问题,包括显示器和支撑组件,还包括活动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显示器的后方,显示器背部与活动组件连接,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一体式框体,该框体主要由两根平行的金属条并排弯曲成三段不同的形状而成且该金属条的顶部向外延伸环绕连接形成尺寸大于金属条间距的穿孔;本实用新型首先改进了支撑件的形状,使得活动组件在支撑件表面移动时屏幕的角度随着变化,方便操作,再利用杠杆原理使得衔接头与金属条的衔接过程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降低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组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形图像处理的组合式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显示器组件来说,最常见的屏幕多角度调节结构通常采用转轴结构实现;屏幕的高度调节通常采用伸缩杆结构实现,由于伸缩杆或者转轴结构在时间长使用后会因为寿命有限引起伸缩接触部位和转轴部位摩擦力减少导致的显示器调节失效,进而影响显示器的整体使用效果,目前市面上没有一款结构简单且兼具长期使用可靠性的显示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图形图像处理的组合式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组件结构,其主要解决现有的显示器组件由于结构复杂,关键部位一旦失效,影响调节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图形图像处理的组合式多角度调节的显示器组件结构,包括显示器和支撑组件,还包括活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显示器的后方,所述显示器背部与活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一体式框体,该框体主要由两根平行的金属条并排弯曲成三段不同的形状而成且该金属条的顶部向外延伸环绕连接形成尺寸大于金属条间距的穿孔,该金属条的顶部和底部的横截面为直线状、顶部与底部之间为“S”形弯曲,所述活动组件穿过所述穿孔能沿框体表面移动,并能衔在框体的“S”形弯曲部分任意位置保持稳定。
较为优选地;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一个横截面为“工”字型的衔接头,该衔接头通过两侧的卡口卡在框体两侧防止其脱落,该卡口的深度大于所述金属条的宽度,两侧卡口之间的间距小于金属条之间的间距。
较为优选地;所述金属条顶部与底部之间的S形弯曲弧度由衔接头两侧的卡口的宽度决定,以确保衔接头稳定衔在框体之间.
角度调节及衔接过程描述:
使用时,先将支撑组件的底座立在桌面上,再将活动组件的衔接头穿过该穿孔,并利用衔接头两侧的卡口卡在金属条之间沿框体表面移动,当衔接头在框体上的“S”形弯曲部分移动,因为金属条的形状变化,衔接头的角度发生变化,与其连接的显示器同样发生角度变化,当找到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手,显示器因为自重的影响产生向下的作用力,衔接头靠近的显示器一侧的卡口内端面和远离显示器一侧的卡口内端面以金属条为支点形成杠杆并达到平衡;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使用时衔接过程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减少卡口的宽度、提高金属条或者卡口内端面的表面摩擦系数和增大卡口内端面与金属条的接触面积(例如进行圆角处理)等一系列常规技术手段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显示器支架通常采用的旋转连接件的形式,本实用新型首先改进了支撑件的形状,使得活动组件在支撑件表面移动时屏幕的角度随着变化,方便操作,再利用杠杆原理使得衔接头与金属条的衔接过程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降低调节效果,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不含有复杂结构或者组件,在满足角度调节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9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视摄像头的支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用户画像的移动终端访客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