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计算存储发热装置及带发热功能的数据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7599.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豫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豫森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4D1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装置 分布式数据处理 分布式计算 发热装置本体 存储 数据处理 体内 数据处理设备 热交换装置 发热功能 设备执行 联通 配置 发热 外部 吸收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计算存储发热装置。其中,一种分布式计算存储发热装置包括发热装置本体;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安装于发热装置本体内,配置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相关的操作,其中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数据处理相关的操作时能够产生热量;以及热交换装置,安装于发热装置本体内,并与发热装置本体的外部联通,配置用于吸收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产生的热量,并且利用热量进行发热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和数据计算存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计算存储发热装置及带发热功能的数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分布式计算是利用网络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完成单台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超大规模的问题求解。分布式计算的最早形态出现在80年代末的Intel公司。Intel公司利用他们的工作站的空闲时间为芯片设计计算数据集,利用局域网调整研究。随着Internet 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分布式计算的研究在90年代后达到了高潮,目前,在Internet网上分布式计算己非常流行。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量级从最初的GB、TB逐渐发展到PB(1024 TB)或EB(1 000 000 TB)甚至更高。数据类型也从简单的文本类型逐渐发展到了复杂的、高维度的数据,如半结构化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和流数据等等。很明显,使用单机存储系统或是网络存储系统都无法有效地存储这些海量数据。因此,分布式存储系统在存储这些海量数据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迅速增长且规模不断增大的数据,对构建安全、稳定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提出了重大挑战。
因此,分布式计算和存储逐渐成为互联网和云计算云服务器领域的热门技术,特别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成为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方向。
但无论是分布式计算或存储,还是集中式的大型云计算云存储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或数据单元的冷却耗能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集中式的数据中心能耗中有30%以上是空调冷却能耗,这些数据中心的散热量被白白散失掉。那么怎样将这些热量有效利用就成了问题。
此外在通常的计算机供电系统在工作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总是无法区分用电高峰期与低谷段,在低谷段计算机电压比较稳定,在供电高峰时段计算机的电压不稳,从而对于计算机的计算性能以及存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热量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计算存储发热装置,以至少解决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热量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包括:发热装置本体;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安装于发热装置本体内,配置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相关的操作,其中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数据处理相关的操作时能够产生热量;以及热交换装置,安装于发热装置本体内,并与发热装置本体的外部联通,配置用于吸收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产生的热量,并且利用所吸收的热量进行发热操作。
可选地,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多个计算装置,配置用于进行数据的计算:以及多个存储装置,配置用于进行数据的存储。
可选地,分布式数据处理设备还包括通讯装置,与计算装置或存储装置通信连接,配置用于与远程设备或网络进行通信。
可选地,热交换装置为对流设备,对流设备还包括风扇,用于将空气导向分布式计算设备进行加热。
可选地,发热装置本体为外挂墙体、内置墙体、预制建筑结构件、地板换热模块、外置独立换热设备形式中的任意一种产品形态。
可选地,发热装置还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一端设置于发热装置本体内,通风管道的另一端设置于发热装置本体外侧,用于将分布式计算设备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豫森,未经杨豫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7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