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6443.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蒙;樊春明;孙传轩;白兰昌;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0 | 分类号: | B66D1/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210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驱动器 吊机 恒张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恒张力控制 钢丝绳 测速装置 高频雷达 伺服电机 海洋 高速数据处理芯片 恒张力系统 张力传感器 自动化水平 伺服 变频驱动 操作界面 控制参数 控制系统 信号处理 物位计 响应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恒张力控制模块,与恒张力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操作界面、伺服驱动器、测速装置、高频雷达物位计和张力传感器,还包括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的伺服电机,测速装置还分别与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张力系统采用高速数据处理芯片,高频雷达检测及伺服变频驱动技术,极大提升了海洋吊机恒张力功能的自动化水平,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控制参数,信号处理响应快、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吊机是海洋钻采平台及工程船舶配套的特种起吊作业设备,在海洋工程和海上油田开发中有着重要作用。自动控制系统是海洋平台吊机的关键组成部分,恒张力功能是高端海洋吊机应具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多用于辅钩提升轻量重物,其主要作用是在舷外作业时减缓海浪升沉运动对负载的冲击,确保钢丝绳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常规电液复合恒张力系统因受液压系统流体惯性大、波浪升沉位移等信号采集不准确或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较低、被吊重物与波浪升沉非同步运动等问题。目前,海洋吊机恒张力控制主要依靠操作者人为控制牵引钢丝绳收放速度,人工目测和凭经验判断恒张力连接点的最佳脱离位置,自动化水平低,系统运行不稳定,劳动效率低且作业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时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恒张力控制模块,与恒张力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操作界面、伺服驱动器、测速装置、高频雷达物位计和张力传感器,还包括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的伺服电机,测速装置还分别与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恒张力控制模块的控制元件为具有高速周期处理速度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测速装置为高精度光电编码器。
张力传感器的型号为NR-ZL2。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均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采用高速数据处理芯片,高频雷达检测及伺服变频驱动技术,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控制参数,信号处理响应快、准确性高,可以快速建立恒张力作业模式并自动计算出重物起吊的最佳脱离位置,从而有效提示用户。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海洋吊机舷外作业时的安全可靠性和劳动效率,切实提升了海洋吊机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操作界面,2.恒张力控制模块,3.伺服驱动器,4.伺服电机,5.测速装置,6.高频雷达物位计,7.张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吊机钢丝绳恒张力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恒张力控制模块2,与恒张力控制模块2分别连接的操作界面1、伺服驱动器3、测速装置5、高频雷达物位计6和张力传感器7,还包括与伺服驱动器3连接的伺服电机4,测速装置5还分别与伺服驱动器3和伺服电机4连接;恒张力控制模块2的控制元件为具有高速周期处理速度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测速装置5为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所述张力传感器7的型号为NR-ZL2;伺服驱动器3和伺服电机4均设置有两个,每个驱动器3和每个伺服电机4分别连接,所有伺服驱动器3和伺服电机4均分别与测速装置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6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