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索框架内陡坡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3237.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薛春晓;孔令伟;孔德刚;韩龙武;杨存进;李凯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网 种植装置 种植槽 本实用新型 锚索框架 营养物质 植物营养 植物群落 植被成活率 保水性能 高陡边坡 生态恢复 生态修复 相对设置 疏透度 簸箕形 侧壁 降解 养护 节约 施工 环保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索框架内陡坡种植装置,包括簸箕形的陡坡种植槽,陡坡种植槽内设有多个植物纤维网,所有的植物纤维网均与陡坡种植槽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连接,所有的植物纤维网构成植物营养基础,该植物营养基础的疏透度为40%~60%。该陡坡种植装置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保水性能强,施工便捷,成本较低,且植被成活率高,能够节约大量的养护成本。本实用新型陡坡种植装置是一种廉价、环保的装置,能够提供植物生长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在中后期植物纤维网降解后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物质,保证营造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效果良好,能够满足高陡边坡生态恢复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旱、半干旱区边坡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边坡加固过程中锚索框架内陡坡种植装置,可用于交通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和荒山绿化等工程中的植被恢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矿山开采和城市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展开,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由于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规模大、项目多、形成大量裸露边坡,且在边坡加固中常采用锚索框架进行加固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景观效果差。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且多大风天气。因此,在自然条件下该区域植被恢复困难,由于该区域土壤贫瘠、保水性能差等因素,现有的生态工程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存在植被成活率低,成本较高等问题,尤其是在锚索框架内等特殊加固工程中的植被建植更为困难。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廉价、节能、环保和具有植物保育功能等特点的装置,以满足该地区植被恢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索框架内陡坡种植装置,能够锚索框架内进行植被建植,满足边坡锚索框架内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索框架内陡坡种植装置,包括簸箕形的陡坡种植槽,陡坡种植槽内设有多个植物纤维网,所有的植物纤维网均与陡坡种植槽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连接,所有的植物纤维网构成植物的营养基础,该植物营养基础的疏透度为40%~60%。
本实用新型种植装置中的种植槽采用聚乙烯等无污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材料制成,并用膨胀螺丝与边坡加固中的锚索框架梁相连,形成适宜于在陡坡进行植被建植的装置。该陡坡种植槽内有植物纤维网,主要其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并且在降解后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该装置具有节水、保墒、保温的作用,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植物在后期免养护的条件下正常生长。相比于其他建植措施,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植被建植可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满足高陡边坡裸露地表的生态环境恢复要求。在为植被生长提供前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具有节水、保墒、保温的作用,保证在西北地区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的成活率,满足在边坡锚索框架内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利用该建植辅助装置可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陡坡种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陡坡种植装置时,侧板、底板与坡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陡坡种植装置安装于锚索框架上的示意图。
图4是锚索框架内安装本实用新型陡坡种植装置后的等轴侧视图。
图中:1.陡坡种植槽,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植物纤维网,5.第三侧板,6.坡面,7.植物,8.框架横梁,9.铁丝网,10.膨胀螺丝,11.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3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