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展幅改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2880.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强;孙兴祥;陈文书;孙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18 | 分类号: | D02J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辊 展幅 纤维丝束 本实用新型 碳纤维生产 改进设备 挤压辊 导辊 滚动轴承 幅宽 钢架 纤维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展幅改进设备,其包含挤压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第七传动辊,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导辊;挤压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第七传动辊,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导辊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在钢架之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组十根的传动辊对纤维进行展幅,纤维丝束在传动辊间做往复运动时仅靠纤维丝束的带动而转动,对纤维丝束的幅宽也有一个较好的展幅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展幅改进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碳纤维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下游复合材料领域的推动,国产碳纤维产品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产碳纤维研发初期产品都是以 1K、3K、6K规格为主,且主要应用特殊领域,而民用领域碳纤维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近十年,在民用领域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各碳纤维厂家不仅升级了装置规模,从产品规格角度也陆续推出了12K、24K以及48K等规格产品。相比于以往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将各项性能指标的突破作为攻关重点,现阶段国产碳纤维的性能指标已经趋于稳定,如何能够在应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作用成了用户及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方向。
碳纤维产品的工艺性是指在下游用户使用过程中产品的易加工、易制作、能够更好地配合复合材料工艺等,纤维丝束的展幅就是评判纤维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随着纤维丝束中单丝根数的不断增大,原来1K、3K时不曾考虑的丝束展幅问题,现在成了评判一家碳纤维生产企业生产水平的一个参照,除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及加捻碳纤维之外,碳纤维产品最大程度的提高展幅并且展幅均匀是碳纤维生产人员需要攻关的目标。虽然碳纤维展幅问题已经收到了碳纤维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关注,但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拿12KT700级碳纤维为例,日本东丽公司T700产品展幅控制在7-8毫米,而国产碳纤维仅能达到5-7毫米,且波动较大。部分碳纤维厂家通过对络筒机进行改造或者在络筒前使用热辊干燥尽可能提高碳纤维展幅,但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针对络筒机的改造虽然能够有一定的改善,但因为行程较短,运行速度快,展幅效果体现并不明显,而使用热辊干燥也能够达到一定的展幅效果,但因为碳纤维已完成上浆工序,在与热辊接触的过程,未完全干燥的上浆剂随着生产的运行在热辊上粘结,易形成新的毛丝,对产品外观及工艺性都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展幅改进设备;本申请可以增大碳纤维产品丝束幅宽,消除生产过程因设备原因被动加捻等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展幅改进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挤压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第七传动辊,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导辊;
挤压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第七传动辊、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导辊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钢架之上;
挤压辊,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第七传动辊,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的直径均相同,都是为导辊的两倍;
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的中心的垂直间距为30厘米,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米;
第十传动辊与导辊的中心的垂直间距为70厘米,第十传动辊与导辊的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米。
传动辊和导辊均为含有耐污保护层的不锈钢材料。
第二传动辊与第三传动辊的中心的垂直间距为30厘米,第二传动辊与第三传动辊的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2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变形机可调气流喷嘴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纱线的压紧牵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