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生态步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2626.1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阮峰;杨磊;淡然;李兴华;李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H3/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道本体 喷头 启闭装置 蓄水箱 蓄水 城市生态 雨水 步道 海绵 长度方向设置 储存 本实用新型 两侧设置 流入管道 上方开口 燥热 天气 连通 喷洒 流出 清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步道本体,所述步道本体两侧设置有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方开口设置,所述步道本体两侧沿着步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蓄水箱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上朝向步道本体处设置有若干对步道本体进行喷水的喷头,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水流入管道内的启闭装置。当下雨时,雨水流入蓄水箱内,此时雨水被储存到蓄水箱内;当雨后天晴,天气燥热,此时只需要将启闭装置打开,蓄水箱内的水会流到管道内,从喷头处流出并洒在步道本体上,这样设置之后使得雨后天气炎热时不再需要人工喷洒,而只需打开启闭装置后,管道上的喷头就会自动对步道本体进行喷水,达到操作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静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而海绵城市内的生态步道常常应用于园林景观之中,生态步道对于保持水土,防止塌方,巩固山体,提高景观的景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生态步道,多采用在夯实的原土层上直接铺设带孔道或者石板,此种设计的生态步道建设成本低廉,速度较快。在夏季雨过天晴的时候,太阳暴晒,人走在生态步道上会感觉到十分炎热,而这时会有清洁工人对路面进行喷洒清水从而进行降温,但采用人工喷洒步道的方式费时费力,不利于城市的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生态步道,具有在夏季雨后炎热天气时自动喷洒清水对道面进行降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步道本体,所述步道本体两侧设置有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方开口设置,所述步道本体两侧沿着步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蓄水箱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上朝向步道本体处设置有若干对步道本体进行喷水的喷头,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水流入管道内的启闭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流入蓄水箱内,此时雨水被储存到蓄水箱内;当雨后天晴,天气燥热,此时只需要将启闭装置打开,蓄水箱内的水会流到管道内,从喷头处流出并洒在步道本体上,这样设置之后使得雨后天气炎热时不再需要人工喷洒,而只需打开启闭装置后,管道上的喷头就会自动对步道本体进行喷水,达到操作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蓄水箱与管道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蓄水箱的连接端的竖直高度高于与管道的连接端的竖直高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度不一样,从蓄水箱排出来的水会自然地顺着连通管流到管道内,此时管道内的水便会从喷头处喷出,达到使得水能正常排出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蓄水箱底部连接,所述蓄水箱底部设置有管径逐渐变小的短管,所述短管管径大的一端与蓄水箱底部连接、管径小的另一端与连通管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启闭装置后,处在蓄水箱内的水会通过短管流入连通管内,由于短管的管径逐渐变小,使得水流进短管内形成较大的压力,从而能快速地流进管道内。由于压力较大,使得从喷头喷出来的水量变多,达到让步道降温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启闭装置包括竖直滑动设置在蓄水箱内的塞头,所述塞头的形状与短管的形状相配,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塞头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会带动塞头从蓄水箱内向短管内延伸,由于塞头的形状与短管的形状相配,塞头进入短管内使得封闭的效果更好。而需要将塞头从短管内取出时,只需要再次启动驱动机构,让驱动机构带动塞头脱离短管即可,达到启闭方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2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