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蒜播种机开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2297.0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2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征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播种机 圆形挡板 本实用新型 开沟器 悬挂孔 开沟刀 碾压轮 横杆 碾压 转轴 土块 农业机械领域 中心位置处 均匀固定 笼式结构 可拆卸 自由端 回填 开沟 外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用以解决开沟后土块回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包括开沟刀,开沟刀上设有悬挂孔,并通过悬挂孔连接有碾压轮,所述碾压轮包括位于两侧的圆形挡板,两侧的圆形挡板上固定有碾压横杆,碾压横杆在圆形挡板的外周均匀固定且形成笼式结构,圆形挡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自由端安装在悬挂孔上并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播种或种植的开沟或覆盖沟的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
背景技术
大蒜的种植技术,最初为人工进行点播,先压穴然后送种,最后覆盖种穴,人工点播是因为没有机械可以解决在种植过程中大蒜鳞芽的朝向问题。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大蒜的栽种及播种机构,能够实现在栽种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蒜种即将送到种穴时,鳞芽朝上这一目的,此类型的大蒜播种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在对大蒜播种机进行播种时,首先要开沟,然后将蒜种放入所开沟中发,覆土即实现整个大蒜的播种,现有的开沟器结构比较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开沟后,存在部分土块回填的问题,且回填的土块多是比较大块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大块土块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播种蒜种,甚至有可能影响播种深度,而蒜种的播种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深度过深影响发芽,过浅则易造成蒜种裸露而无法发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在其能够对回填的土块予以粉碎。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包括开沟刀,开沟刀上设有悬挂孔,并通过悬挂孔连接有碾压轮,所述碾压轮包括位于两侧的圆形挡板,两侧的圆形挡板上固定有碾压横杆,碾压横杆在圆形挡板的外周均匀固定且形成笼式结构,圆形挡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自由端安装在悬挂孔上并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大蒜播种机开沟器设有保护管。设有保护管,可以防止碾压横杆带起的泥土掉落到轴孔里。
进一步地,转轴与圆形挡板之间设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辅助轮设置在开沟刀后侧,完成开沟后,辅助轮能够将种穴两侧散落的土块碾碎,在碾碎的过程中不会将土壤压实,能够保证土壤的松散度,利于蒜种的萌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开沟刀;20-碾压轮;101-悬挂孔;201-圆形挡板;202-碾压横杆;203-转轴;204-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一种大蒜播种机开沟器,包括开沟刀10,开沟刀10上设有悬挂孔101,并通过悬挂孔101连接有碾压轮20,所述碾压轮20包括位于两侧的圆形挡板201,两侧的圆形挡板201上固定有碾压横杆202,碾压横杆202在圆形挡板201的外周均匀固定且形成笼式结构,圆形挡板201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203,转轴203的自由端安装在悬挂孔101上并可拆卸。
实施例2、所述大蒜播种机开沟器设有保护管204;转轴203与圆形挡板201之间设有轴承;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碾压轮20通过悬挂孔101活动地连接在开沟刀10上,靠自身重量对较大的土块进行碾压,从而实现碾碎较大土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征,未经王长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2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开沟机
- 下一篇:一种水稻栽植精量深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