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1804.9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1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江永泉;林国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鑫鼎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B02C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辊压机 减震箱 外侧设置 连接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弹簧减震器 减震套筒 减振装置 减速机 连接轴 橡胶环 阻挡片 垫片 减震 螺母 两侧设置 占用空间 连接板 扭力杆 弹簧 肋板 紧凑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包括底板、减震箱、扭力杆、连接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所述减震箱,所述减震箱两侧设置有肋板,所述减震箱内上端设置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上端设置有螺母,所述减震箱上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上方设置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外侧设置有连接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紧凑,功能合理,能有效保护辊压机和减速机,延长辊压机及减速机的使用的寿命,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辊轮包括活动辊和固定辊,利用活动辊将物料挤压向固定辊,料层在高压作用下,压力导致颗粒压迫向其他邻近颗粒,直到其主要部分破碎,断裂,产生裂缝。活动辊在挤压物料时,由于物料不均匀,容易导致带动其旋转的减速器的转动和角度偏移,因此,容易损坏设备,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包括底板、减震箱、扭力杆、连接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所述减震箱,所述减震箱两侧设置有肋板,所述减震箱内上端设置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上端设置有螺母,所述减震箱上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上方设置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外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减压片,所述减压片内侧设置有所述扭力杆,所述连接轴上端设置有所述连接板。
上述结构中,当辊压机产生冲击时,冲击力会从所述连接板传递到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的所述减震套筒可减少一部分的冲击力,接着冲击力通过所述连接轴传递到所述连接块内,通过所述扭力轴和所述减压片进一步减少冲击力,接着冲击力传递到所述减震箱,通过所述弹簧减震器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在所述减震箱发生晃动时,所述弹簧通过形变可有效减缓其晃动幅度,所述减震箱两侧的所述肋板也有此效果。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减震箱与所述底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肋板与所述减震箱之间为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底板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减震箱之间为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弹簧减震器之间为焊接,所述垫片与所述弹簧减震器之间为粘接,所述阻挡片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减震箱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橡胶环与所述连接轴之间为粘接。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减震套筒与所述连接轴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减震套筒之间为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少辊压机震动,所述减压片与所述连接块之间为粘接,所述扭力杆与所述连接块之间为键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轴之间为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紧凑,功能合理,能有效保护辊压机和减速机,延长辊压机及减速机的使用的寿命,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3标注确认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辊压机减振装置的连接板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鑫鼎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鑫鼎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1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方式耐疲劳强度的拉簧
- 下一篇:一种质量可调的动力吸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