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0779.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朱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状电极 通孔 刀杆 本实用新型 手术电极 射频等离子 手柄 刀头 方向空间 等离子 第一端 交点处 可操作 陶瓷件 吸附 相交 调试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和球状电极头,所述刀杆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陶瓷件固定在刀杆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表面具有凹槽及负吸通孔的球状电极头,使医生可使用单把手术电极对不同角度的部位同时进行操作,并使残留物可沿凹槽流至负吸通孔吸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球状电极头,极大地扩展了刀头的可操作的方向空间,减少更换及调试不同形态等离子刀头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使残留物更易被吸附走,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领域中的一种手术电极,特别是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为临床外科手术常用的医疗器械。医生在手术使用中,对于人体有些部位要求达到全方位同时作用减少治疗时间的效果。这就要求手术电极具有全角度同时作用的功能才能同时作用于不同方位,但现有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在形体状态上仅能实现单方位的作用效果,对于全方位的需要转动手术电极实现,这样不仅延长了治疗的时间,加大患者的疼痛,而且不能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现有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有针状和平行体状; 30度、45度、60度和90度等各形态等离子电极;在手术工作使用中,能针对性的实现不同人体方位的治疗效果,但不能同时实现全方位治疗效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更换不同电极角度的手术刀,才能完美地完成手术。若同时使用多把等离子电极进行手术,不但成本高昂,加重患者支付费用压力,同时也由于医生在手术中需更连续重复更换并调试各形态的刀头电极从而大大增加手术时间与难度,且使用不同角度的手术电极,其棱角对人体接触时碰撞时,会有一定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能对手术部位进行全方位的同时治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和球状电极头,所述刀杆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陶瓷件固定在刀杆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负吸内管,所述负吸内管贯穿刀杆,所述负吸内管的第一端连接球状电极头,所述负吸内管的第二端连接至负吸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医用金属管与负吸内管连接连通,所述医用金属管的第一端与插入球状电极头的圆柱管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医用金属管的第二端插入与负吸内管的第一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极通过耐温导线与球状电极头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极与刀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温导线焊接在球状电极头的圆柱管的外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套装在刀杆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条,其中一条所述凹槽位于平行于刀杆端面的沿球状电极头的纬线上分布,余下四条所述凹槽位于沿球状电极头的经线分布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表面具有凹槽及负吸通孔的球状电极头,使医生可使用单把手术电极对不同角度的部位同时进行操作,并使残留物可沿凹槽流至负吸通孔吸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球状电极头,极大地扩展了刀头的可操作的方向空间,减少更换及调试不同形态等离子刀头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使残留物更易被吸附走,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0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膜针及脑膜钻孔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声内镜下柔性微波消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