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0699.7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铭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4/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发光二极管 灯罩 角度导向 发光 安装腔 钢丝绳 弹性板 灯珠 接环 本实用新型 二极管光线 二极管 安装框架 反光涂层 固定设置 光线汇聚 制动电机 弹性带 罩盖 变形 | ||
一种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包括灯罩、安装板和灯珠,灯罩罩盖在安装板一侧,灯罩和安装板一侧组合围成一个安装腔,在安装腔内,灯珠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一侧,该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在安装腔内,安装板上灯珠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包含凹槽、制动电机、安装框架、弹性板、钢丝绳A、钢丝绳B、反光涂层、绑接环A、绑接环B和弹性带。本实用新型在保障二极管具备多角度发光的同时,可实现弹性板变形,使二极管光线角度能够更大程度的通过光线汇聚提高亮度,达到较好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 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在使用的时候,二极管不具备高亮度多角度发光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包括灯罩、安装板和灯珠,灯罩罩盖在安装板一侧,灯罩和安装板一侧组合围成一个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灯珠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一侧,该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在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板上灯珠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发光角度导向机构包含凹槽、制动电机、安装框架、弹性板、钢丝绳A、钢丝绳B、反光涂层、绑接环A、绑接环B和弹性带,在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板上固定设置凹槽,制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凹槽内,制动电机包含电机轴,安装框架的一端侧部固定连接电机轴,安装框架包含内腔,在所述内腔内,内腔包含靠近电机轴的一端和远离电机轴的另一端,在所述内腔内,弹性板的一侧通过钢丝绳A固定连接内腔的一端,弹性板的另一侧通过钢丝绳B固定连接内腔的另一端,弹性板包含靠近灯珠的第一表面和远离灯珠的第二表面,弹性板的第一表面涂设反光涂层,弹性板的第二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绑接环A,在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板上固定设置绑接环B,绑接环B的最低水平线高度高于绑接环A的最低水平线高度,弹性带的一端绑接连接绑接环A,弹性带的另一端绑接连接绑接环B,安装框架的另一端包含远离灯珠的远离状态和靠近灯珠的靠近状态,弹性带包含自然张开状态和拉伸变形状态,弹性板包含平板状态和变形为弧形的弧形状态,所述安装框架处于远离状态时,弹性带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弧形板处于平板状态;所述安装框架处于靠近状态时,弹性带处于拉伸变形状态,弧形板处于弧形状态。
优选地,所述制动电机为锥型转子电机。
优选地,该高亮度多角度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接收器、开关按钮、信号转换器、控制器和电源,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开关按钮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制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A和钢丝绳B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A和钢丝绳B的两端分别与弹性板和安装框架绑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绳A和钢丝绳B绑接连接的避让孔,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方便钢丝绳A和钢丝绳B绑接连接的绑接环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障二极管具备多角度发光的同时,可实现弹性板变形,使二极管光线角度能够更大程度的通过光线汇聚提高亮度,达到较好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铭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铭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0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大功率LED面光源
- 下一篇:大功率LED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