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0498.7 | 申请日: | 201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沙飞海;施永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化市飞固凯恒密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环 机械密封件 动环 薄垫圈 密封效果 密封槽 推环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机械密封 技术要点 传动座 浮动性 可吸收 密封件 追随性 弹簧 壳体 磨合 转动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密封件,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密封件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机械密封件,包括静环、动环、传动座、弹簧和推环,动环朝向所述推环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静环背离动环的一侧安装有薄垫圈。薄垫圈安装在静环与壳体间,当静环受动环转动的影响发生一定的振动时,薄垫圈可吸收一定的振动,从而减少静环的振动程度,提高了静环的浮动性,进而提高了动环与静环的磨合及追随性,确保了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密封件。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机械密封件通常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壳体内,机械密封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动环和静环。现有的机械密封件,由于静环的浮动性不好,从而动环与静环间的磨合、追随较差,导致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密封件,其优势在于,提高了静环浮动性,进而提高了机械密封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械密封件,包括与壳体相对静止的静环、与转轴同步转动的动环、包裹在所述动环外周的传动座、安装在所述传动座内的弹簧和由所述弹簧推动抵接在所述动环上的推环,所述动环朝向所述推环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静环背离所述动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转销,所述静环背离所述动环的一侧安装有薄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传动座通过弹簧将动环压紧在静环上,实现压紧密封。通过第一密封圈的设置,当转轴带动动环转动时,通过第一密封圈可减少由动环与推环的相对转动产生的振动,从而提高了动环与推环间的密封性,同时,第一密封圈也增大了动环与转轴间的贴合程度,提高了动环随转轴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动环与静环相对转动的稳定性。通过第一防转销的设置,提高了静环与壳体相对静止的稳定性;通过薄垫圈安装在静环与壳体间,当静环受动环转动的影响发生一定的振动时,薄垫圈可吸收一定的振动,从而减少静环的振动程度,提高了静环的浮动性,进而提高了动环与静环的磨合及追随性,确保了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座的内壁上开设有止动槽,所述止动槽内安装有对所述动环进行限位的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动槽及止动槽内卡圈的设置,增大了动环与传动座间轴向上相对静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机械密封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静环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密封圈的设置,第二密封圈安装于壳体与静环间,因而当静环在受动环影响发生振动时,第二密封圈可吸收一定的振动,从而提高了机械密封件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动环朝向所述静环一侧的内壁开设有润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润油槽的开设,为润滑油提供了容置的空间,增大了静环与动环间油膜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动环与静环的相对摩擦,提高了动环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薄垫圈为橡胶平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垫圈采用橡胶平垫圈,从而使得薄垫圈容易产生形变,增大了对静环振动的吸收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圈为橡胶O形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为橡胶O形密封圈,从而第一密封圈的端面形状为圆形,具有较好的自紧作用,因而相对其他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密封圈为橡胶O形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化市飞固凯恒密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奉化市飞固凯恒密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0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