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6734.8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娜;贾文波;魏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棉 针眼 针尖部 防菌 胶管 静脉穿刺针 止血消炎 凹槽处 防松段 手持柄 防脱 云南白药 输液 静脉穿刺 伤口感染 输液过程 封闭 圈凹槽 输液管 输液贴 红肿 空气污染 拔出 包住 里端 膨大 上套 推送 配合 中和 | ||
一种静脉穿刺针,包括针尖部,针尖部与输液管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手持柄,针尖部套有防菌胶管,在连接部上靠近手持柄的根部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处放置有一圈药棉,凹槽至针尖部之间的连接部设置为与防菌胶管配合的防脱段,所述防菌胶管的里端设有与防脱段配合收紧的防松段,防松段的末端设有包住药棉的膨大段。药棉上含有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粉。在静脉穿刺针上套有止血消炎的药棉。抽掉防菌胶管后,药棉留在凹槽处,在完成静脉穿刺后,将药棉推送至针眼处,封闭针眼,再用输液贴固定;在输液完成后,拔出针,利用药棉堵在针眼处,起到止血消炎的作用。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后,均能有效的封闭针眼,隔绝了空气污染,防止针眼伤口感染红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静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静脉穿刺输液时皮肤上会留有一针眼,一般输液需要很长时间,不锈钢针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输液贴不带药物,密封不好,容易产生皮肤针眼感染红肿。输液后出现“红针眼”现象,为下一次静脉穿刺选点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止针眼感染的静脉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静脉穿刺针,包括针尖部,针尖部与输液管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手持柄,针尖部套有防菌胶管,其特点是:在连接部上靠近手持柄的根部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处放置有一圈药棉,凹槽至针尖部之间的连接部设置为与防菌胶管配合的防脱段,所述防菌胶管的里端设有与防脱段配合收紧的防松段,防松段的末端设有包住药棉的膨大段。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防脱段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靠近凹槽设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防脱段小端直径与凹槽的槽底圆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药棉上含有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静脉穿刺针上套有止血消炎的药棉。抽掉防菌胶管后,药棉留在凹槽处,在完成静脉穿刺后,将药棉推送至针眼处,封闭针眼,再用输液贴固定;在输液完成后,拔出针,利用药棉堵在针眼处,起到止血消炎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后,均能有效的封闭针眼,隔绝了空气污染,防止针眼伤口感染红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一种静脉穿刺针,包括针尖部2,针尖部与输液管之间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设有手持柄3,针尖部套有防菌胶管1,在连接部上靠近手持柄的根部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处放置有一圈药棉5,凹槽至针尖部之间的连接部设置为与防菌胶管配合的防脱段,所述防菌胶管的里端设有与防脱段配合收紧的防松段7,防松段的末端设有包住药棉的膨大段6。
防脱段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靠近凹槽设置。方便将药棉推向针尖部。药棉为紧致棉,要有一定的弹性。
防脱段小端直径可以与凹槽的槽底圆直径相等。
药棉上含有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粉。也可以事先浸润止血消炎药消液,烘干后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后,均能有效的封闭针眼,隔绝了空气污染,防止针眼伤口感染红肿。其制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6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正压安全留置针
- 下一篇: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