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的特殊印刷产品的自动分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4045.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涛;殷华林;戴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泓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平台 固定座 耳朵 支架 发卡模块 分合机构 平台底座 检品机 垂直固定连接 吸风装置 控制柜 分合 印刷 链轮连接 生产效率 检测 机损 尾端 下层 发卡 垂直 上层 | ||
用于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的特殊印刷产品的自动分合机构,它涉及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技术领域。它包含平台底座、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固定座,自动分合机构、上吸风装置、控制柜、支架,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平台底座的正上方,两个升降平台分别通过链轮连接在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内侧,两个自动分合耳朵机构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的正上方,支架垂直固连接在平台底座上侧且位于两个升降平台的外侧,上吸风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架上侧,控制柜位于支架的右上侧,它具有自动分合耳朵,使上层检测产品尾端耳朵在发卡时避免与下层检测产品中间耳朵刮带,解决刮耳朵带来的机损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的特殊印刷产品的自动分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单张检品机有摩擦发卡和上吸风发卡,摩擦发卡能够通过人工分合耳朵后上料实现机器检测产品,但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高;对于传统的上吸风发卡结构,无法解决检测产品间相互挂耳朵造成的机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用于单张检品机发卡模块的特殊印刷产品的自动分合机构,它具有自动分合耳朵,使上层检测产品尾端耳朵在发卡时避免与下层检测产品中间耳朵刮带,解决刮耳朵带来的机损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平台底座1、升降平台2、升降平台固定座3,自动分合机构4、上吸风装置5、控制柜6、支架7,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3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平台底座1的正上方,两个升降平台2分别通过链轮连接在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3内侧,两个自动分合机构4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平台固定座3的正上方,支架7垂直固连接在平台底座1上侧且位于两个升降平台2的外侧,上吸风装置5固定连接在支架7上侧,控制柜6位于支架7的右上侧。
所述的自动分合机构4包含底座41、横臂42、减速对射光电43、限位机构44、真空吸盘机构45,压纸机构46,固定座一47,两个固定座一47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41上部,横臂42通过两个固定座一47与两个底座41连接,限位机构44位于横臂42中间部位外侧,两个减速对射光电43分别设置在两个底座41的外侧,且两个减速对射光电43的位置相对应,真空吸盘机构45固定在横臂42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两个底座41的内侧,压纸机构46包含固定座二461和压纸环462,两个固定座二461分别位于两个底座41的上部且位于两个固定座一47与两个减速对射光电43的中间位置,两个压纸环462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二461的内侧,且位于两个底座41的内侧。
所述的上吸风装置6包含气缸固定板61、吸风头气缸62、吸风头63、吸风头固定板64、光电感应器65,气缸固定板61垂直固定在支架7的上部,吸风头气缸62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板61上,吸风头固定板64固定连接在吸风头气缸62的下侧,吸风头63通过吸风头固定板64与吸风头气缸62连接,光电感应器65位于吸风头固定板64底部一侧。
所述的两个真空吸盘机构45底部均设置有格网。真空吸盘下方增加格网,减小尾端真空吸盘的吸附力,减小发卡阻力。
所述的两个底座41对应两个减速对射光电43的位置均设置有光电对射口8。光电对射口8是两个减速对射光电43的直接对射口。
所述的两个自动分合机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特殊印刷检测产品9,特殊印刷检测产品9上设置有检测产品尾端中间位置区91、检测产品尾端两侧耳朵位置区92、检测产品尾端中间耳朵位置区93。结合特殊印刷检测产品形状,对易造成刮耳朵的位置进行耳朵错位,将检测产品中间耳朵向下压制,抬高检测产品尾端耳朵,模仿人工分合耳朵动作,实现自动分合耳朵动作。
所述的两个固定座一47和两个固定座二461外侧均设置有紧固螺母10。紧固螺母10便于横臂42和压纸环462调整位置后及时固定。
所述的上吸风装置5的垂直位置与升降平台2的上升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泓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泓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4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CCD检测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取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