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39701.0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柳东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东虹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器材 锥齿轮 升降结构 盖体 轴套 脚踏板 支杆 支架 啮合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健身效果 上侧外壁 转动手柄 螺纹杆 螺纹筒 上端 套接 外壁 下端 支筒 转杆 焊接 转动 肌肉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上侧外壁与第一轴套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轴套贯穿盖体的中心,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壁与盖体相连,所述盖体的下端与支筒的上端焊接相连。该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在健身器材的脚踏板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手柄后,手柄通过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并且第一锥齿轮由于左侧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相连,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与支架下侧的螺纹筒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支架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可对健身器材的高度可以精确有效的调节,脚踏板的位置可快速的达到合适和理想的高度,使运动者可以精准的对应肌肉进行训练,提高健身效果和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的种类很多,类似自行车运动的脚踏式健身器材就是其中的一种。脚踏式健身器材通常是在一支架上设置有座椅以及两个可以同轴旋转的脚踏板,健身者坐在座椅上,双脚踏于两脚踏板,依次前后踩踏,就像骑自行车那样,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然而,对于平时很少运动的人群来说,如果要持续进行踩踏动作将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因此此类人群一般很难坚持一项运动。针对这类健身者,有业者设计开发了一种懒人健身器,该健身器的两个脚踏板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自动旋转。这样,健身者只要双脚放于两个踏板上,启动电源,即可被动地由踏板带动而进行运动,虽然是被动运动,但同样可以起到锻炼健身的目的。例如申请号为CN201020220909.5的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该装置虽然可快速调节健身器材的使用高度,但是通过电机带动升降杆调节健身器材脚踏板的高度时较为粗略,不能及时或准确的调整到理想的高度,一定程度的降低健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上侧外壁与第一轴套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轴套贯穿盖体的中心,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壁与盖体相连,所述盖体的下端与支筒的上端焊接相连,所述支筒的右端中心外壁与支架的左端焊接相连,所述支杆的下侧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部分贯穿支杆,所述螺纹筒的上侧外壁与支杆相连,所述螺纹筒的内壁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锥齿轮固接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端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心外壁与第二轴套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轴套贯穿支筒的右端下侧外壁,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壁与支筒相连,所述转杆的右端安装有手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端中心固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下端与内筒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内筒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相连,所述轴承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相连,所述套筒的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底柱与底板的上表面固接相连,所述底板的外壁与支筒的下侧内壁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中心外壁与套板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套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支柱与侧板的一侧中心固接相连,所述侧板的另一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杆与滑块固接相连,所述滑块与滑杆活动卡接相连,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一侧均通过连柱与支筒的内壁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外壁通过套块与第二锥齿轮的上表面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柱之间通过垫板与底板的上表面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筒的下端外壁安装有底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健身器材的升降结构,在健身器材的脚踏板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手柄后,手柄通过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并且第一锥齿轮由于左侧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相连,则第一锥齿轮在竖直方向的转动转换为第二锥齿轮在水平方向的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与支架下侧的螺纹筒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支架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可对健身器材的高度可以精确有效的调节,脚踏板的位置可快速的达到合适和理想的高度,使运动者可以精准的对应肌肉进行训练,提高健身效果和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东虹,未经柳东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9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偏瘫患者卧床期间下肢多功能训练辅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