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38475.4 | 申请日: | 2018-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洪;陈清海;王海宁;谢亚飞;谈秉贤;柯昌兴;刘强;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缝 喷浆管 附属建筑 主体建筑 水泥浆 积水 本实用新型 防水结构 封堵板 地下水 防水性能 防水带 进水口 漏斗状 喷灌 渗出 敞口 底端 灌入 排出 喷口 密封 口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所述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具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主体建筑以及附属建筑靠近施工缝的一侧上,所述施工缝中还间隔埋设有喷浆管,所述喷浆管上开设有多个喷口,所述喷浆管的底端连接有漏斗状的积水头,所述积水头的口径较大的一端向下,所述积水头的敞口上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进水口,通过所述喷浆管将水泥浆喷灌于施工缝中。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浆管将底部的地下水排出并将水泥浆灌入施工缝中,将施工缝密封,在施工缝上方设置的凹槽中设置有防水带,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缝的防水性能,防止地下水从施工缝中渗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交通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不断向地下空间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也迅猛发展。其中,地铁是工程量较大的,在地铁沿线施工时经常用到大小坑形式的地下室。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有先后以及施工会有拼接的建筑体出现,导致有施工缝存在,施工缝会导致地下空间渗水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能够有效的封堵施工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所述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具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施工缝中并列竖直设有多个喷浆管,所述喷浆管上开设有多个喷口,所述喷浆管的底端连接有漏斗状的积水头,所述积水头的口径较大的一端向下,所述积水头的敞口上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进水口,通过所述喷浆管将水泥浆喷灌于施工缝中。在主体建筑以及附属建筑均建设完成时,通过喷浆管将施工缝填补完整,将水隔离开。
进一步,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喷浆管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包覆喷浆管的固定圈,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放置固定架的固定腔。固定架将喷浆管固定住,防止喷浆管在喷灌的过程中摆动,所述固定架固定于固定腔中,通过螺栓加固。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弧形。弧形能够减小应力,避免凹槽二次开裂影响施工缝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所述凹槽底部还可拆卸地设置有防水带,所述防水带的横截面与凹槽的横截面相适应。防水带能够进一步增强施工缝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所述防水带通过螺栓固定于凹槽中,所述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对应凹槽的位置均埋设有螺柱。
进一步,所述凹槽中还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覆盖所述防水带。
进一步,相邻喷浆管的间距为2-3m。
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喷浆管底部设置的积水头将现有的水排出并通过喷浆管将施工缝喷灌填满,然后将防水带固定于固定腔的上方,最后将凹槽的上部剩余空间填充上混凝土,将防水带覆盖。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通过喷浆管将底部的地下水排出并将水泥浆灌入施工缝中,将施工缝密封,在施工缝上方设置的凹槽中设置有防水带,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缝的防水性能,防止地下水从施工缝中渗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主体建筑1,附属建筑2,凹槽3,喷浆管4,喷口5,积水头6,固定架7,防水带8,螺栓9,混凝土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8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