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37051.6 | 申请日: | 2018-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2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戴安;闫志鹏;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燃能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溶液 高温发生器 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 第一冷凝器 分布式能源 烟气换热管 应用天然气 供能系统 蒸汽管道 吸收器 稀溶液 冷冻水出水管 冷冻水进水管 隔板 第一换热器 燃气内燃机 中空圆台形 隔板系统 管道连接 管道设置 管道轴向 浓溶液泵 稀溶液泵 相对设置 出液端 排烟管 组隔板 烟气 制冷 余热 | ||
1.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内燃机;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其包括高温发生器、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换热器;
其中,所述高温发生器中具有第一烟气换热管,燃气内燃机的排烟管与所述第一烟气换热管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通过第一蒸汽管道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中穿设有冷冻水进水管和冷冻水出水管,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吸收器之间通过第二蒸汽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与所述吸收器之间通过浓溶液管道和稀溶液管道连接,所述浓溶液管道和稀溶液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浓溶液泵和稀溶液泵,所述浓溶液管道设置有多组隔板系统,所述隔板系统由一对中空圆台形的隔板沿浓溶液管道轴向相对设置而成,所述浓溶液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烟气换热管的出气端伸出所述高温发生器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采暖管道,其同轴螺旋绕设于第一烟气换热管外周,所述采暖管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穿出所述高温发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单元以及空气源热泵;
其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燃气内燃机的供电端并联后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燃气内燃机向所述空气源热泵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
余热回收腔,其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余热回收腔中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第二烟气换热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烟气换热管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烟气换热管为紫铜材质,其呈蛇形结构设置于余热回收腔中;
其中,所述第二烟气换热管位于余热回收腔的部分均匀设置有若干紫铜棒,所述紫铜棒与所述第二烟气换热管的侧壁具有9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燃能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燃能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7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