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GM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6712.3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国;黄耀辉;韩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耀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8 | 分类号: | H01M2/18;H01M10/0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负极层 正极层 正极 负极 中间层 硫酸量 正负极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负极 蓄电池正极 浓差极化 吸附固定 竖直 通孔 吸收 粘接 硫酸 电池 | ||
一种AGM隔板,包括AGM隔板本体,所述AGM隔板本体包括靠近蓄电池正极的正极层、靠近蓄电池负极的负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正极层水平方向上设置多个正极微孔,所述负极层水平方向上设置多个负极微孔,所述正极微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负极微孔的孔径;所述中间层分别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粘接,同时其竖直方向上设置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板分为正极层、中间层以及负极层,并在正负极层上设置用于吸附固定硫酸的正负极微孔,控制正极微孔的孔径大于负极微孔的孔径,从而使整个正极层上的正极微孔吸收的硫酸量大于整个负极层上的负极微孔吸收的硫酸量,进而减少了电池浓差极化的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GM隔板。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技术趋于成熟且安全环保的电池,铅酸蓄电池在组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正负极板之内夹一层隔板,隔板作为蓄电池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需要具有以下性质:①启动、点火、照明用电池的隔板作为电解液贮存物,必须能吸收足够的电解液以保证电池的放电容量,同时还必须有恰当的孔率,以保证气体可以再复合;②隔板必须有足够的抗拉伸和机械强度,以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要;③隔板必须在酸液中不溶,且杂质含量应小,以防止杂质溶入电解液中影响电池性能;④隔板需要有高的孔率,以使酸液分布均匀,且在灌酸和化成时酸液流动顺畅;⑤隔板需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保证隔板在电池充放循环过程中始终和极板间保持紧压状态;⑥隔板须能吸收足够的电解液,同时要保证电池处于贫液状态;⑦隔板必须允许电解液在其中自由流动,尤其是在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下,为氧气循环再化合提供气体通路等。隔板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被称作蓄电池的“第三电极”,直接影响蓄电池的比能量、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等性能。
如专利公告号CN204905333U公布的一种蓄电池玻璃纤维隔板结构,包括:玻璃纤维基板、筋条、玻璃纤维毡板和胶乳层,其中玻璃纤维基板的厚度大于玻璃纤维毡板,胶乳层设于玻璃纤维基板的两侧,筋条为PVC筋条且粘接于玻璃纤维基板和玻璃纤维毡板之间,筋条分为较疏筋条组和较密筋条组,其中较疏筋条组和较密筋条组均为每四条一组,较疏筋条组的筋条间距为较密筋条组的筋条间距的两倍,较疏筋条组和较密筋条组依次相间地分布,且相邻的较疏筋条组和较密筋条组之间的距离为较密筋条组的筋条间距的两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纤维基板和玻璃纤维毡板之间设置筋条从而形成中空结构,有利于氧气流通循环,极大提高了蓄电池的性能,同时保证了隔板的强度,也节省了材料。但是该隔板在电池放电时,由于正极反应生成水,水与附近的酸混合,会降低正极附近的酸的浓度,从而无法减轻产生浓差极化的程度,进而会降低部分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电池浓差极化情况且有利于氧气流通循环的AGM隔板。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GM隔板,包括AGM隔板本体,所述AGM隔板本体包括靠近蓄电池正极的正极层、靠近蓄电池负极的负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正极层水平方向上设置多个正极微孔,所述负极层水平方向上设置多个负极微孔,所述正极微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负极微孔的孔径;所述中间层分别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粘接,同时其竖直方向上设置多个通孔。
通过正极层和负极层的设置使隔板相对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有所区别,同时正极层上设置的正极微孔和负极层上设置的负极微孔均用于吸附固定硫酸,但由于正极微孔的孔径大于负极微孔的孔径,从而使整个正极层上的正极微孔吸收的硫酸量大于整个负极层上的负极微孔吸收的硫酸量,进而减少因正极附近的硫酸浓度降低过多而导致的浓差极化的程度。另外位于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中间层设置用于通过氧气的通孔,既可以促进氧气流通循环,又不会对正极微孔和负极微孔产生干涉和影响,不会影响其吸收硫酸的量,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池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耀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耀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6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