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操作孔导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4543.X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入器 操作孔 本实用新型 插入孔 操作流程 单向活瓣 弧形弹性 延伸设置 出口端 对接器 灌注液 漏斗状 外部 导丝 末段 尾端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操作孔导入器,包括导入器本体,导入器本体的端面朝内延伸设置有漏斗状的外部插入孔,在外部插入孔的出口端设置有单向活瓣,导入器本体的末段为纤细状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尾端为半剖面状;在导入器本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弧形弹性对接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孔导入器不但结构简单、便于导丝、光纤等插入,而且具有良好的防止灌注液外渗性能,可简化操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操作孔导入器。
背景技术
内镜手术中,需要经操作通道插入手术器械如导丝、激光光纤、套石篮等进行腔内的手术操作;为了保持镜下的视野清楚,也需要通过操作通道灌注给水,为了防止灌注液的漏出,会在操作通道外接口构建一密封装置。由于操作设备(导丝、激光光纤、套石篮等)都比较纤细,因此在内镜术中经操作通道外接口插入都比较困难,传统导入器的引入解决了部分问题,方便纤细的操作设备进入,但在插入操作设备的时候,灌注液会从密封装置与操作设备之间的缝隙漏出,喷溅到术者身上,而且导入器插进操作通道后容易松动脱落,不方便操作。往往需要两个人操作,且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内镜手术中操作设备不便插入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渗漏,方便导入和固定的操作孔导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操作孔导入器,该操作孔导入器包括导入器本体,导入器本体的端面朝内延伸设置有漏斗状的外部插入孔,漏斗状的外部插入孔可方便外来的的导丝以及光纤的插入;在外部插入孔的出口端设置有单向活瓣,通过设置有单向活瓣,由于单向活瓣只能是朝着外部插入孔的出口方向打开,从而可以具有良好的抗反流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灌注液的漏出;而导入器本体的末段为纤细状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尾端为半剖面状,以方便插入内镜的操作通道,以导入导丝或光纤等;在导入器本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弧形弹性对接器,弧形带弹力的对接器用于与内镜操作通道外接口衔接,防止脱落,也很方面取下来。
所述单向活瓣由乳胶制作而成;所述单向活瓣的周边为粘贴部,中部为活瓣部并朝上凸起形成一圆锥体状,在活瓣部中设置有多条切割线,每一切割线均相交于活瓣部的圆锥顶心。由于单向活瓣是由乳胶制作而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时,瓣片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瓣片都会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密封状态,而插入导丝或光纤等时,瓣片也将会紧密地将导丝或光纤等包围,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灌注液外渗;而导丝或光纤等抽出时,瓣片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会恢复初始密封状态。
所述弧形弹性对接器包括连接在导入器本体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末端向导入器本体弯折形成钩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传统的导入器基础上加以改进,方便插入和固定,并防止灌注液外渗,简化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孔导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向活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导入器本体;1、外部插入孔;2、对接器;3、插入部;4、单向活瓣;5、光纤;21、弧形段;22、钩部;41、粘贴部;42、活瓣部;420、切割线;421、瓣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钟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4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吸收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器
- 下一篇:剥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