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3415.3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丁重高;丁凌;刘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浓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向霞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养殖袋 本实用新型 生物反应器 组合式光 隔离膜 连接组件 连接管 经济性养殖 可拆卸的 培养体系 依次相连 低成本 吸收量 边部 侧壁 分隔 容腔 藻液 滞留 膨胀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依次相连的多个透光养殖袋,透光养殖袋内设有上下分隔透光养殖袋容腔的若干隔离膜,隔离膜边部与透光养殖袋侧壁间留有流动缺口;透光养殖袋两侧设有连接管,相邻两个透光养殖袋之间设有连接两个连接管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采用隔离膜增强透光养殖袋的结构强度,避免透光养殖袋受重膨胀损坏,同时还可提高气体在藻液中的滞留时间,进而提高培养体系对气体的吸收量;各个透光养殖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透光养殖袋,能够根据需要组合数量不同的透光养殖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满足大面积、低成本的经济性养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养殖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微藻能够利用简单的矿物质营养素,在光合作用(日光和人工照明)的情况下,将CO2和水转化为我们生活需要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由于微藻具有高效光利用率,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快速高效吸收营养素(如CO2、氮、磷等)并转化成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使藻类具有解决食品短缺、能源危机和CO2减排的巨大经济潜力。
微藻一般在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光生物反应器目前通常采用封闭式培养。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有各种形式,其根本特征是将培养液“封闭”在一个透光的空间中,可避免外部环境的物质进入培养系统,以得到更好的培养效果;目前通常采用封闭的柔性薄膜袋作为微藻培养的养殖载体,为了使柔性薄膜袋内的微藻得到较好的光照效果,柔性薄膜袋的厚度不宜太大,但是,厚度太小又会导致柔性薄膜袋在藻液的重力作用下膨胀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可根据需要组合为不同的规格,并且可提高透光反应器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依次相连的多个透光养殖袋,所述透光养殖袋内设有上下分隔透光养殖袋容腔的若干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边部与透光养殖袋侧壁间留有流动缺口;所述透光养殖袋两侧设有连接管,相邻两个透光养殖袋之间设有连接两个连接管的连接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多个依次相连的透光养殖袋作为微藻养殖的载体,各个透光养殖袋之间相互连通,使得内部的藻液能够在透光养殖袋内循环流动,为了使透光养殖袋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透光养殖袋的厚度较小,当藻液加入透光养殖袋内的容腔后,藻液会在重力作用下挤压透光养殖袋的底面和侧壁,为了避免透光养殖袋被挤压变形膨胀,本技术方案中,在透光养殖袋强度内部布置了隔离膜,隔离膜自上而下布置,将透光养殖袋内部容腔分隔,增加透光膜养殖袋侧面的抗拉伸能力,当藻液加入透光养殖袋后,能够防止透光养殖袋侧面发生膨胀,避免透光养殖袋被撑破,而隔离膜的边部与透光养殖袋侧面之间设置了流动缺口,提高藻液的流动性,此外,隔离膜还可起到滞留气体的作用,由于藻液培养需要向藻液中输入CO2气体,当气体从透光养殖袋的底部向上移动时,在隔离膜的作用下层层滞留,强化了藻液的扰动,增加了气体在水体中的滞留时间,进而提高培养体系对气体的吸收量,达到高效培养微藻的目的,透光养殖膜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连接组件能够连接相连两个透光养殖袋侧边的连接管,当多个透光养殖袋需要相连时,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两个透光养殖袋,使得各个透光养殖袋内的藻液可通过循环流动。
进一步,所述隔离膜表面均布有透过孔。
这样,透过孔可使输入透光养殖袋的气体从底部缓慢向上移动,确保气体可均匀分布在整个透光养殖袋内。
进一步,所述透光养殖袋内底面贴合有一层反光膜。
这样,当透光养殖袋内的微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时,反光膜可反射并扩散光照,达到无照射死角的目的,提高光照效果。
进一步,所述透光养殖袋下端边部设有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浓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浓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3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