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3323.5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蔡锡荣;蔡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环球电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徐长波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电缆 超长距离 本实用新型 绕包 玻璃纤维编织层 复合云母带 安全系数 伴热管道 硅橡胶层 聚酰亚氨 实时显示 依次设置 最长距离 测温线 导电体 电源点 防护层 可显示 导电 护套 体内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电体、玻璃纤维编织层、复合云母带绕包、聚酰亚氨绕包、硅橡胶层、护套、防护层,所述导电体内设有智能测温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适用于长距离、电源点少的管道,最长距离可达80km,且能够实时显示加热电缆工作时每米的温度,当加热电缆不工作时可显示被伴热管道每米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
背景技术
加热电缆主要是生活取暖,植物栽培,管道保温等用的电线电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电缆只适用于短距离管道例如20km以内的伴热,对于长距离且供电点较少的管道则无法使用,从而限制了加热电缆的使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电缆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适用于长距离、电源点少的管道,最长距离可达80km,且能够实时显示加热电缆工作时每米的温度,当加热电缆不工作时可显示被伴热管道每米的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电体、玻璃纤维编织层、复合云母带绕包、聚酰亚氨绕包、硅橡胶层、护套、防护层,所述导电体内设有智能测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采用铜制或者铝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横截面面积为5mm2-90mm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橡胶层厚度为1mm-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套采用铜制或者铝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套厚度为0.05mm-2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套采用带状绕包结构或者连续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层为PE层或F46层或PFA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层厚度为0.2mm-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适用于长距离、电源点少的管道,最长距离可达80km,且能够实时显示加热电缆工作时每米的温度,当加热电缆不工作时可显示被伴热管道每米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的智能型超长距离加热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电体2、玻璃纤维编织层3、复合云母带绕包4、聚酰亚氨绕包5、硅橡胶层6、护套7、防护层8,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适用于长距离、电源点少的管道,最长距离可达80km。
所述导电体2内设有智能测温线1,可实时显示加热电缆工作时每米的温度,当电缆不工作时可显示被伴热管道每米的温度。
所述导电体2采用铜制或者铝制,并优选为铜制。导电体2为独芯结构。所述导电体2横截面面积为5mm2-90mm2,并优选为40mm2。所述硅橡胶层6厚度为1mm-15mm,并优选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环球电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环球电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3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服装
- 下一篇:电子烟烟支的电磁感应高频加热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