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1074.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0 | 分类号: | F16F1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主簧 液封结构 上本体 悬置 上下对称式 下本体 上套 下套 本实用新型 拆装方便 工艺过程 成品率 密闭罩 下表面 密闭 夹持 对称 老化 节约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置液封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节约成本的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过程复杂,成品率低,且主簧老化或存在缺陷时无法更换,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本体支架及设于本体支架内的主簧,所述本体支架包括上本体支架和对接在上本体支架下方的下本体支架,主簧又包括主簧上套和主簧下套,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之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液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节约成本的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是七、八十看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弹性隔振元件,液阻悬置又称液体阻尼型橡胶隔振器,在传统橡胶悬置基础上增加了内部液体阻尼机构,利用内部液体运动时的惯性和阻尼特性来吸收和衰减发动机振动。现有的液阻悬置结构均是将橡胶材质的主簧与对应的本体支架硫化成一体,端口再通过膜片铆接进行液封,工艺过程复杂,成品率低,且主簧老化或存在缺陷时无法更换,制造和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节约成本的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过程复杂,成品率低,且主簧老化或存在缺陷时无法更换,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上下对称式梯形悬置液封结构,包括本体支架及设于本体支架内的主簧,所述本体支架包括上本体支架和对接在上本体支架下方的下本体支架,主簧又包括主簧上套和主簧下套,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之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上。本体支架和主簧均采用上、下结构的分体式设计,其中的主簧上套的边沿密闭夹持在上、下本体支架间,主簧下套的边沿对称的密闭罩装在下本体支架的下表面,使主簧完整闭合,工艺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且由于主簧上、下套的边沿为上、下对称式密封,主簧在其内部液体作用下受力均衡,安全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簧下套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下定位环,与下定位环对应的下本体支架上设有下环形槽,与下定位环相对的主簧下套表面上设有环形定位板,下定位环通过环形定位板密闭压装在下环形槽内。主簧下套边沿上的下定位环通过环形定位板密闭压装在下环形槽内,结构简单,主簧下套定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主簧上套的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上定位环,与上定位环对应的下本体支架上设有上环形槽,上定位环密闭夹持在上环形槽内。主簧上套通过上定位环的压装膨胀密闭夹持在下本体支架上对应的上环形槽内,结构简单,密封可靠。
作为更优选,与所述上定位环两端对应的主簧上套边沿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夹套,夹套密封夹持在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间。主簧上套的两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夹套夹持在上、下本体支架间,改善主簧上套受力状态,确保使用过程中主簧上套定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字形,U字形的上本体支架和下本体支架的两侧开口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互配的上定位凸台和下定位凸台,下本体支架的中部延伸至上本体支架的开口内,主簧上套夹持在下本体支架上方对应的上本体支架开口内。U字形的上、下本体支架通过上、下定位凸台呈左、右对称式夹紧定位,不仅给主簧上套提供了适宜的定位空间,且二者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上、下定位凸台可以通过螺栓等其它连接方式,作为更优选,在所述上定位凸台的底面上设有胀紧凸台,与胀紧凸台对应的下定位凸台上设有压紧孔,胀紧凸台胀紧固定在压紧孔内。上定位凸台通过胀紧凸台胀紧固定在下定位凸台上对应的压紧孔内,连接方式简单,同时又可确保上、下本体支架左、右受力平衡,从而平衡主簧受力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1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减震器上部隔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