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0868.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S19/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盲 电路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测距模块 盲人用户 受话器 处理器 地理位置信息 交通信号灯 前方障碍物 导盲拐杖 路况信息 公交车 手杖 播报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盲设备,它包括至少一个测距模块、至少一个摄像头、受话器、电路控制单元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测距模块、摄像头、受话器及电路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盲拐杖需要盲人用户无时无刻利用手杖对前方障碍物进行探测,安全性不高,并且无法实时播报盲人用户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和路况信息,尤其是交通信号灯、公交车的识别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盲设备。
背景技术
视力障碍是一种对人类生活质量影响很严重的疾病。我国目前约有1800万盲人用户占全世界盲人用户总数的20%,而且每年还以45万新生盲人用户的数量递增,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位新的盲人用户。由于视力缺乏,出行问题一直是困扰盲人用户或视力障碍人士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导盲设备,为盲人用户出行提供精确、具体的指引,一直以来是社会中关注的焦点,也是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盲杖需要盲人用户无时无刻利用手杖对前方障碍物进行探测,安全性不高,并且无法实时播报盲人用户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和路况信息,尤其是交通信号灯、公交车的识别问题。同时,盲人用户出行时使用盲杖,也只能保证下半身(腿部和脚步区域)的物体探测,无法发现头部的障碍物(如广告牌、道路指示牌、树枝等),会出现头部被撞的情况。而且盲人用户出行使用盲杖时,一旦发生意外状况(比如被撞、摔倒等),难以追溯发生意外状况的情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盲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在盲人用户行进过程中不断获取盲人用户头部的障碍物信息的测距模块;
至少一个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不断获取盲人用户行进路面上的图像信息的摄像头;
一个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盲人用户获取语音提示的受话器;
一个分别与测距模块、摄像头、受话器、处理器连接的对它们提供电源且进行电路控制管理的电路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器是与摄像头、测距模块、受话器、电路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同时用于接收测距模块的距离信息、控制受话器,将处理结果通过语音的方式告知盲人用户的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的导盲设备还包括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盲人用户与人工坐席建立语音联系的送话器、用于与处理器连接的用于调制和发射、接收无线信号的射频单元,用于与射频单元连接的用于向管理服务器发射盲人用户周围环境状况的信息和接收人工坐席发送的无线射频语音信号的天线;所述的处理器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通过射频单元及天线上传至所述管理服务器,控制送话器和受话器建立盲人用户和人工坐席的语音联系;或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将结果直接用语音的方式通知盲人用户;或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通过射频单元及天线上传至所述管理服务器,控制送话器和受话器建立盲人用户和人工坐席的语音联系。
进一步,所述的导盲设备安装在帽体上。
进一步,所述的导盲设备安装在帽体上;所述的帽体包括帽冠和帽檐;所述的受话器、电路控制单元及处理器均置于一个盒体内,摄像头置于盒体上用于采集图像,该盒体与帽檐连接且位于帽檐的下方;所述的测距模块位于盒体上。
进一步,所述的导盲设备安装在帽体上;所述的帽体包括帽冠和帽檐;所述测距模块和摄像头均与帽檐连接且位于帽檐正前方;所述的受话器、电路控制单元及处理器均设置在帽檐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0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