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0288.1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金;杨卿;林浩;李亚儒;戴方栋;齐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金金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测距 承台 自动平衡系统 辅助平台 限界检测装置 激光测距仪 小车 步进电机 丝杆螺母 中心轴 手推 丝杆 测量 本实用新型 水平传感器 测量系统 测量效果 测量效率 传统测量 端部铰接 端部连接 曲线地段 竖直状态 准确测量 传统的 上套 限界 保证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辅助平台小车,辅助平台小车下方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端部铰接激光测距承台杆,激光测距承台杆上设有激光测距仪和水平传感器;激光测距承台杆与辅助平台小车之间设置自动平衡系统,自动平衡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端部连接丝杆,丝杆上套设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激光测距承台杆上。本新型实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规避传统测量方法中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低、耗费人力大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果。自动平衡系统保证激光测距承台杆在直线和曲线地段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激光测距仪安装于设定高度,准确测量出该位置的水平限界,实现了对测量系统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而轨道交通中疏散平台的普及及力度也正在加大,国内广州、天津、苏州、杭州等地铁隧道开始在区间隧道设置疏散平台,克服在发生意外时乘客或平时维修时工人在道床上行进速度慢且容易发生危险的弊端。在广州地铁施工中,在两股间设置了直线电机感应板,当养护维修或发生意外情况时,工人和乘客不能在道床上行走,否则踩到直线电机感应板,为此在隧道内设置了疏散平台,以方便乘客快速、安全疏散。现有的比较常用的疏散平台有两种,一种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另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由于地下环境复杂,隧道结构存在着偏差,而轨道中心与隧道中心不重合,所以疏散平台的边缘与轨道的中心距离必须保持一致,通过轨道中心线和轨面标高按设计要求对疏散平台的钢梁尺寸和高度进行定位,控制疏散平台的线型美观,从而保证平台平整、舒适。传统的测量方法工序比较繁琐,而且无法加密到没根钢梁处,特别是在圆形隧道曲线地段,为了确保建筑限界,圆形隧道采用隧道中心线向线路中心线内侧偏移的方法均匀建筑限界。如利用测量仪器进行量测,即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作量和设备、人员投入,又难以保证测量的精度,且无法连续测控及模拟车辆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辅助平台小车,辅助平台小车下方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端部铰接激光测距承台杆,激光测距承台杆上设有激光测距仪和水平传感器;
激光测距承台杆与辅助平台小车之间设置自动平衡系统,自动平衡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端部连接丝杆,丝杆上套设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激光测距承台杆上。
自动平衡系统通过步进电机运行带动中心轴转动,使得辅助平台小车无论在曲线轨道上还是在直线轨道上运行激光测距承台杆都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水平传感器始终显示精确水平。
上述的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固定套固定在辅助平台小车上。
上述的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所述辅助平台小车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设置在轨道上。
上述的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所述水平传感器和步进电机连接PLC控制器。
上述的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所述激光测距承台杆采用1300mm*100mm*100mm碳纤维合成材料制成,激光测距承台杆的四周设置滑槽,激光测距仪安置在滑槽上。
上述的一种手推限界检测装置,所述PLC控制器内设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型号为L298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实用测量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规避传统测量方法中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低、耗费人力大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果。自动平衡系统保证激光测距承台杆在直线和曲线地段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激光测距仪安装于设定高度,准确测量出该位置的水平限界,形成了成熟先进的测量装置。实现了对测量系统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金金,未经何金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0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