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0103.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1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选盈;李洪明;赵伟国;徐磊;党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优尼科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气密封 缓冲气 进气单元 排出单元 混合气 监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压力变送器 固定管夹 卡套接头 连接法兰 连接管线 装置面板 止回阀 阀门 串联式干气密封 非接触式运转 指针式压力表 过滤减压阀 流量变送器 缓冲气体 监测气体 密封腔体 实时监测 运行环境 泵用 洁净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装置面板、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和固定管夹,所述装置面板上安装有连接法兰、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和固定管夹,所述缓冲气进气单元包括阀门、过滤减压阀、卡套接头、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A、止回阀和连接管线,所述混合气排出单元包括阀门、压力变送器B、指针式压力表、止回阀、卡套接头和连接管线。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泵用串联式干气密封本体提供低于密封腔体压力的洁净、干燥、稳定的缓冲气体,从而确保干气密封端面非接触式运转,为干气密封运转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监测气体压力、流量等参数,实时监测干气密封的运行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用串联式干气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干气密封的理论基础源于气体动压轴承,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干气密封动环或静环端面上通常开设微米级流体动压槽,依靠动、静环端面相对运转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在两端面间形成流体动压力来平衡闭合力,从而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触式运转。
泵用串联式干气密封与传统接触式串联机械密封结构基本相同,但动环或静环表面上加工有微米级沟槽,且端面较宽。传统串联式机械密封通过液体进行润滑及冷却,而干气密封则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作为密封流体,正常工作时,密封端面间会产生稳定的气膜。气膜厚度及刚度决定了干气密封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气膜厚度通常为3μm左右,太厚则泄漏量大,太薄则端面容易接触。由于干气密封动压槽深度为微米,因此通入的惰性缓冲气体必须进行过滤,从而符合干气密封对惰性缓冲气体清洁度要求。此外,干气密封运行过程中严禁缓冲气体带液,液体由于粘度较大,一旦进入端面会造成端面接触摩擦,最终导致密封失效。因此,需要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用以辅助干气密封本体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具备为串联式干气密封提供洁净、干燥、稳定的缓冲气气源,同时监测控制气体压力、流量等参数,当密封失效时提供报警信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装置面板、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和固定管夹,所述装置面板上安装有连接法兰、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和固定管夹。
所述缓冲气进气单元包括阀门、过滤减压阀、卡套接头、流量变送器、缓冲气进气压力变送器、止回阀和连接管线。
所述混合气排出单元包括阀门、混合气压力变送器、指针式压力表、止回阀、卡套接头和连接管线。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通过卡套接头和连接管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法兰、缓冲气进气单元、混合气排出单元通过固定管夹固定到装置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干气密封缓冲气监测控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装置面板、缓冲气进气单元和混合气排出单元,所述缓冲气进气单元上安装有过滤减压阀、流量变送器、止回阀和缓冲气进气压力变送器,所述混合气排出单元上安装有指针式压力表和混合气压力变送器,所述缓冲气进气单元和混合气排出单元均按照排列顺序通过固定管夹固定到装置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减压阀安装有机械指针压力表和过滤器,能够控制缓冲气体压力并进行过滤,保证缓冲气体的洁净、干燥和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干气密封提供洁净、干燥、稳定的气源,监测控制气体压力、流量参数的变化,实时监控干气密封的运行状况,大大增加了密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装置的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优尼科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优尼科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0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混凝土搅拌机轴端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泵用机械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