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29769.0 | 申请日: | 201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施雨;韩凤翚;林珊颖;刘东;陈海泉;孙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架主体 水下机器人 自动化作业 海上作业 本实用新型 吊钩 脱钩装置 锚链 水平方向设置 照明设备 监控摄像头 升降螺旋桨 推进螺旋桨 摄像头 方向设置 前方障碍 探测装置 装置作业 吊钩挂 控制舱 平衡舱 观察 海况 竖直 机器人 探测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螺旋桨,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推进螺旋桨;所述机架主体前方设置有用于探测锚链位置及前方障碍的前探测装置,后方设置有用于观察机器人后方情况的后摄像头;所述机架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舱、平衡舱和脱钩装置;所述机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吊钩挂锚链情况的照明设备及吊钩监控摄像头;所述脱钩装置上设置有吊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装置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不需要挂钩等人员直接参与的危险性作业,可在更高的海况下作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回收布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标回收布放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贸易运输2/3以上采用海洋运输,其中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部署,国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加凸显出海洋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四个交通”中对“平安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航海保障在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海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中,灯浮标作为航海保障的重要设施之一,浮标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浮标可以为海面上的船舶安全航行提供重要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整个海面上船舶航行状况的畅通与稳定。除此之外,浮标及其管理工作的发展还能够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捕捞、国防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帮助。随着国家相关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灯浮标在航海保障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为重要,同时对灯浮标的性能和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目前作业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而相对于港口浮标的抛设、撤除、检查、维修任务的需求,还远远不足够。特别是现在大部分浮标船存在着老旧、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使得航标船不能很好的完成航标管理任务。
此外,在浮标维护作业方面,最近很多航标船采用夹持装置,在风浪小的作业区可以很好的进行浮标维护作业。但在风、浪、水流复杂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迅速准确地接近浮标而不对浮标造成破坏性撞击、挤压。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浮标维护作业方面,采用夹持装置,在风、浪、水流复杂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迅速准确地接近浮标而不对浮标造成破坏性撞击、挤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螺旋桨,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推进螺旋桨;所述机架主体前方设置有用于探测锚链位置及前方障碍的前探测装置,后方设置有用于观察机器人后方情况的后摄像头;所述机架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舱、平衡舱和脱钩装置;控制舱和平衡舱安置于机器人内部中心位置,舱室采用高强度材料并在表面涂上防腐蚀材料,以避免其被海水腐蚀而失去控制。
所述机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吊钩挂锚链情况的照明设备及吊钩监控摄像头;所述脱钩装置上设置有吊钩,该挂钩原理类似于钥匙扣的杠杠原理,当机器人靠近锚链,挂钩贴上锚链边缘,挂钩穿过锚链链环与之连接,然后操作机器人与挂钩脱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进螺旋桨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螺旋桨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前探测装置为前摄像头及声纳,并配置照明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主体内设置有摄像头显示器和/或声纳成像显示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主体为梯形结构,并且所述控制舱和平衡舱外表涂有抗腐蚀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不需要人员直接参与挂钩等危险性作业,可在更高的海况下作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9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柔性臂驱动式潜水器
- 下一篇:一种水下观光潜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