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25379.6 | 申请日: | 201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新;李宏伟;高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驻车 棘爪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推杆总成 驻车机构 底座槽 底座 减速器 啮合 滑动连接 螺钉固定 平面布置 驱动机构 制动性能 变速箱 棘爪销 上棘轮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包括由螺钉固定于减速器的壳体上的驻车底座,所述驻车底座上开设有驻车底座槽,所述驻车底座槽内放置有一端靠在棘爪上的推杆总成,所述棘爪通过棘爪销与壳体相连,棘爪上啮合有安装在壳体上棘轮,所述推杆总成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零件相对较少,平面布置、结构紧凑、简单、占用变速箱空间小,提高制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属于新能源汽车减速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零件多、立体布置、装配复杂,而且占用减速器空间太大,造成整车空间布置不开,使用车型上存在局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零件相对较少,平面布置、结构紧凑、简单、占用变速箱空间小,提高制动性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包括由螺钉固定于减速器的壳体上的驻车底座,所述驻车底座上开设有驻车底座槽,所述驻车底座槽内放置有一端靠在棘爪上的推杆总成,所述棘爪通过棘爪销与壳体相连,棘爪上啮合有安装在壳体上棘轮,所述推杆总成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总成包括与驱动机构滑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有执行销,所述执行销上连接有套接在推杆上的预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棘爪销上位于棘爪的底部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顶端卡接在棘爪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执行器输出轴配合连接的摇臂轴,所述摇臂轴上铆接有摇臂板,所述摇臂板的一端与推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轴与驱动执行器输出轴采用分离式的配合方式,推杆总成与棘爪采用平面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驱动执行器输出轴驱动摇臂轴正向转动,带动摇臂板正向摆动,进而驱动推杆总成做往复运动,当棘爪在棘轮的齿顶时,推杆总成的执行销不动,推杆正向运动,预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棘轮旋转,棘爪对准了棘轮的齿槽时,推杆总成的执行销在预紧弹簧作用下推动棘爪摆动,进入棘轮的齿槽内,实现驻车;当驱动执行器输出轴驱动摇臂轴反向转动,带动摇臂板反向摆动,摇臂板拉动推杆总成反向移动,棘爪在扭簧的作用下往驻车底座靠死,棘爪脱开,实现解锁。本实用新型零件相对较少,平面布置、结构紧凑、简单、占用变速箱空间小,提高制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棘爪在棘轮齿顶状态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棘爪在棘轮齿顶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状态的剖视图。
图中:1、棘轮;2、棘爪;3、棘爪销;4、扭簧;5、驻车底座;6、推杆;7、执行销;8、预紧弹簧;9、螺钉;10、推杆总成;11、摇臂板;12、摇臂轴;13、壳体;14、驻车底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5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控换挡操纵机构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分体式活塞





